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面向现代办公建筑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策略研究--以昆明市发电厂建筑改造设计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选题缘起第12-13页
   ·核心概念释义第13-14页
     ·面向(Toward)第13页
     ·办公建筑(Office building)第13页
     ·旧工业建筑(Old industrial buildings)第13页
     ·改造(Renovation)第13-14页
   ·研究的对象与内容第14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4-16页
     ·研究目的第14页
     ·研究意义第14-16页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16-19页
     ·研究方法第16-18页
     ·研究框架第18-19页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9-20页
     ·“建筑再循环”理论第19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9页
     ·“模糊地段”理论第19-20页
第二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成为现代办公建筑的适宜性分析第20-36页
   ·办公建筑的发展第20-21页
     ·早期的办公空间第20页
     ·大空间办公模式第20页
     ·景观办公空间模式第20-21页
     ·电子化办公空间模式第21页
     ·智能办公空间第21页
   ·我国旧工业建筑改造状况及发展趋势第21-23页
     ·自救性改造探索阶段第21-22页
     ·发达城市引导下的大规模旧工业建筑改造第22-23页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推动因素第23-25页
     ·变废为宝的经济因素推动第23页
     ·城市更新中社会效益的需要第23-24页
     ·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第24页
     ·延续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的认同第24-25页
     ·旧工业建筑自身具有适宜改造的特质第25页
   ·面向现代办公建筑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实例第25-36页
     ·上海“8号桥”改造实例第25-29页
     ·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生态办公楼改造实例第29-32页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生态办公楼改造实例第32-36页
第三章 面向现代办公建筑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影响因素第36-44页
   ·现代办公建筑的设计要求第36-38页
     ·可识别的企业门面第36页
     ·办公建筑更灵活第36-37页
     ·办公与自然结合第37页
     ·节约能源是大趋势第37-38页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第38-39页
     ·在旧工业建筑本体改造上具有复杂性第38页
     ·与一般的旧建筑改造相比具有特殊性第38-39页
   ·面向现代办公建筑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利弊因素第39-44页
     ·便利因素第39-41页
     ·限制因素第41-44页
第四章 面向现代办公建筑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策略第44-52页
   ·面向现代办公建筑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总体原则第44-45页
     ·可持续发展的改造原则第44页
     ·体现绿色生态观的原则第44-45页
     ·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第45页
     ·促进区域复兴的原则第45页
   ·面向现代办公建筑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的设计方法第45-52页
     ·与城市关系重建第46页
     ·外部环境改造第46-47页
     ·面向现代办公建筑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之立面重塑第47-49页
     ·面向现代办公建筑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之内部空间调整第49-52页
第五章 研究型设计实践——策略应用第52-64页
   ·论文对设计的指导第52页
   ·项目背景第52-56页
     ·云南近代工业的摇篮——西山区第52-53页
     ·昆明市发电厂的历史沿革和保留意义第53-54页
     ·西山区普坪地块总体规划概况第54-56页
   ·设计依据第56页
   ·方案设计思路第56-64页
     ·基地现状第56-57页
     ·总体规划思路第57-59页
     ·建筑单体改造设计思路第59-61页
     ·公共空间设计第61-62页
     ·车行系统第62页
     ·步行系统第62页
     ·景观绿化及小品设计第62页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62-64页
结语第64-66页
致谢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休闲度假需求的山地产权式酒店设计研究--以云南普洱梅子湖酒店3#岛设计为例
下一篇:建筑设计的过程控制要点--以世博生态城低碳中心健身楼设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