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引言第9-21页
   ·生物炭的性质第10-14页
     ·碱性第10-11页
     ·比表面积第11页
     ·表面功能基团第11页
     ·阳离子交换量第11-12页
     ·元素组成第12-13页
     ·稳定性第13-14页
   ·生物炭对溶液中污染物的吸附第14-17页
   ·生物炭对土壤中污染物的固定第17-18页
   ·研究展望第18-20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0-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8页
   ·试验材料第21-22页
     ·供试土壤第21页
     ·玉米秸热重分析第21-22页
     ·供试生物炭第22页
   ·试验方法第22-25页
     ·土壤培养试验第22-24页
     ·小白菜盆栽试验第24页
     ·蚯蚓培养试验第24页
     ·吸附试验第24-25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5-28页
     ·土壤测定第25-26页
     ·生物炭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第26页
     ·小白菜重金属含量测定第26页
     ·蚯蚓指标测定第26-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40页
   ·施加生物炭对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第28-29页
   ·施加生物炭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第29-33页
     ·施加生物炭对果园土铜形态的影响第29页
     ·施加生物炭对外源污染农田土铜形态的影响第29-30页
     ·施加生物炭对外源污染林地土铜、铅、镉形态的影响第30-32页
     ·施加生物炭对外源污染林地土DTPA可提取态镉、铜含量的影响第32-33页
   ·施加生物炭对小白菜产量和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第33-34页
     ·施加生物炭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第33页
     ·施加生物炭对小白菜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第33-34页
   ·施加生物炭对蚯蚓铜富集和氧化胁迫的影响第34-35页
   ·施加生物炭对土壤酶活力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第35-37页
   ·施加生物炭对未污染土壤重金属表观吸附的影响第37-40页
     ·未污染农田土对铜的吸附等温线第37-38页
     ·未污染林地土对铜、铅、镉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第38-40页
4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支出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
下一篇:芍药早花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