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36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15-22页 |
·国外研究评述 | 第16-18页 |
·国内研究评述 | 第18-21页 |
·研究文献评价 | 第21-22页 |
·主要国家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 第22-30页 |
·美国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 第22-23页 |
·日本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 第23-24页 |
·欧元区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 第24页 |
·挪威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 第24-25页 |
·英国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 第25-26页 |
·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 第26-27页 |
·对中国的启示 | 第27-30页 |
·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30-33页 |
·论文结构 | 第30-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33-36页 |
·研究的重点 | 第33页 |
·研究的难点 | 第33-34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34页 |
·不足之处 | 第34-36页 |
第二章 外汇储备结构优化配置的相关理论 | 第36-5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6-43页 |
·国际储备 | 第36-37页 |
·外汇储备 | 第37-39页 |
·外汇汇率 | 第39-42页 |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的演变 | 第42-43页 |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方法 | 第43-50页 |
·比例分析法 | 第44-45页 |
·成本-收益法 | 第45-46页 |
·回归分析法 | 第46-48页 |
·协整分析法 | 第48-49页 |
·定性分析法 | 第49-50页 |
·储备货币币种选择理论 | 第50-55页 |
·资产组合理论 | 第50-51页 |
·Heller-Knight模型 | 第51-52页 |
·Dooley模型 | 第52-55页 |
第三章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第55-87页 |
·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现状 | 第55-59页 |
·中国外汇储备总量增长现状 | 第55-57页 |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特点 | 第57-58页 |
·中国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变化趋势 | 第58-59页 |
·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 第59-80页 |
·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经济基础 | 第59-63页 |
·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长期双顺差是直接原因 | 第63-71页 |
·经常项目顺差 | 第63-68页 |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 第68-71页 |
·我国外债余额的不断增加是客观原因 | 第71-73页 |
·国内投资小于储蓄是理论原因 | 第73-75页 |
·人民币升值及热钱流入是市场性原因 | 第75-78页 |
·逐步完善的金融体系为外资流入创造了条件 | 第78-80页 |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原因的实证分析 | 第80-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四章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 | 第87-116页 |
·基于比例分析法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定 | 第87-91页 |
·基于特里芬比例法的分析 | 第88-89页 |
·基于“盖杜蒂-格林斯潘法则”的分析 | 第89-91页 |
·基于阿格沃尔模型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算 | 第91-99页 |
·阿格沃尔模型介绍 | 第91-92页 |
·阿格沃尔模型的修正 | 第92-93页 |
·相关数据的选取与参数的确定 | 第93-94页 |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 | 第94-98页 |
·结果分析 | 第98-99页 |
·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否过度的研判 | 第99-100页 |
·外汇储备规模过度的影响分析 | 第100-106页 |
·外汇储备增长的正面影响 | 第100-102页 |
·外汇储备增长的负面影响 | 第102-106页 |
·外汇储备增长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106-114页 |
·数据选择及处理 | 第107-108页 |
·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 第108-110页 |
·VAR模型的估计及分析 | 第110-112页 |
·脉冲响应分析与结论 | 第112-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五章 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现状及其风险研究 | 第116-154页 |
·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分析 | 第116-125页 |
·全球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 第117-121页 |
·发达国家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 第121-122页 |
·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 第122-124页 |
·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估算 | 第124-125页 |
·我国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分析 | 第125-130页 |
·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 第130-133页 |
·币种结构和外汇储备职能需求不匹配 | 第130-131页 |
·美元比例过大面临的汇率风险 | 第131页 |
·资产配置单一导致的外汇储备收益偏低 | 第131-132页 |
·保值风险 | 第132页 |
·投资期限错配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 第132-133页 |
·外汇储备结构面临汇率风险的实证研究 | 第133-151页 |
·计量模型的选择 | 第134-137页 |
·美元汇率的波动性分析 | 第137-144页 |
·对欧元、英镑和日元的分析 | 第144-147页 |
·各币种的在险价值(VaR)分析 | 第147-151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154页 |
第六章 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 第154-181页 |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理论 | 第154-157页 |
·外汇储备币种选择的三大原则 | 第154-156页 |
·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管理原则 | 第156-157页 |
·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 | 第157-171页 |
·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的选择 | 第157-161页 |
·Heller-Knight模型和Dooley模型的运用 | 第161-168页 |
·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 | 第168-171页 |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 第171-179页 |
·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结构 | 第171-173页 |
·美元资产结构的收益率分析 | 第173-175页 |
·美元资产结构的优化配置研究 | 第175-179页 |
·本章小结 | 第179-181页 |
第七章 中国外汇储备的优化路径及对策选择 | 第181-197页 |
·保持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 | 第181-186页 |
·调整外贸政策,优化外资结构 | 第182-183页 |
·加强对引进外资的管理,提高引资质量 | 第183页 |
·放宽国内外资本的双向流动,平衡资本与金融项目 | 第183-184页 |
·扩大内需,适当控制外贸顺差 | 第184-185页 |
·改善贸易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185-186页 |
·渐进式优化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 第186-188页 |
·合理利用外汇储备资产,优化资产结构 | 第188-190页 |
·有效合理利用外汇储备资产 | 第188-189页 |
·适当调整美元资产结构 | 第189-190页 |
·适时增加黄金实物储备 | 第190-196页 |
·黄金的价格趋势分析 | 第190-191页 |
·黄金序列的平稳性及ARCH效应检验 | 第191-193页 |
·构造GARCH模型 | 第193-196页 |
·加快推进外汇制度改革 | 第196-197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97-202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08页 |
中文参考文献 | 第202-206页 |
外文参考文献 | 第206-208页 |
后记 | 第208-209页 |
附录1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外汇储备与黄金储备 | 第209-210页 |
附录2 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各变量指标值 | 第210-2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