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燃气轮机(燃气透平)论文--构造论文

燃气轮机压缩系统稳定性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燃气轮机压缩系统稳定性措施的发展第10-12页
     ·国外发展第10-12页
     ·国内发展第12页
   ·间冷循环燃气轮机的发展第12-14页
   ·压缩系统稳定性模型的发展第14-16页
   ·Moore-Greitzer 模型第16-18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基于射流控制燃机压缩系统启动过程建模及仿真第19-30页
   ·建立数学模型第19-24页
     ·压缩系统轴向力矩平衡第20-21页
     ·容腔内压力平衡第21-22页
     ·进气射流压力差的确定第22-24页
   ·仿真结果第24-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双转子压缩系统燃气轮机稳定性模型建立及分析第30-43页
   ·建立数学模型第30-32页
   ·简化近似法第32-33页
   ·压缩系统特性线第33-34页
   ·Galerkin 近似变换第34页
   ·不稳定流态的基本特征第34-41页
     ·滞后参数对失速特性影响第34-37页
     ·高低压气机的压力匹配对失速特性的影响第37-40页
     ·低压压气机的失速频率对压缩系统稳态边界的影响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有间冷的双转子压缩系统建模及稳定性分析第43-67页
   ·板翅式换热器翅片效率和表面效率第43-47页
     ·翅片效率第44-47页
     ·翅片的表面效率第47页
   ·换热器效率的传热单元数法第47-49页
   ·换热器的导热系数第49页
   ·板翅式换热器的内部流动阻力第49-52页
   ·板翅式换热器的流动阻力特性对压气机的影响第52-53页
   ·工况相似的决定性准则第53-54页
   ·有间冷的压缩系统稳定性分析第54-65页
     ·板翅式换热器的基本参数对效率和流动阻力的影响第54-56页
     ·板翅式换热器对压缩系统稳定性影响第56-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闪蒸的实验与仿真研究
下一篇:传热管破裂对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特性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