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 ·耕播方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9-10页 |
| ·氮肥基追比例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10-11页 |
| ·耕播方式及氮肥基追比对小麦旗叶衰老的影响 | 第11-13页 |
| 2 引言 | 第13-15页 |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第14页 |
| ·研究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旗叶衰老的影响 | 第14页 |
| ·研究耕播方式对小麦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14页 |
| ·研究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14页 |
| ·研究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14-15页 |
|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 ·试验基地 | 第15页 |
| ·供试材料 | 第15页 |
| ·试验设计 | 第15-16页 |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6-17页 |
| ·茎蘖动态 | 第16页 |
| ·叶面积指数(LAI) | 第16页 |
| ·干物质积累 | 第16页 |
| ·旗叶衰老指标 | 第16-17页 |
| ·土壤容重 | 第17页 |
|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第17页 |
| ·品质性状指标 | 第17页 |
| ·数据处理分析 | 第17-18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8-34页 |
| ·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第18-21页 |
| ·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茎蘖动态及茎蘖成穗率的影响 | 第18-19页 |
| ·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19-20页 |
| ·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及花后干物质贡献率的影响 | 第20-21页 |
| ·优质组合小麦高产优质群体主要调控指标 | 第21页 |
| ·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旗叶衰老的影响 | 第21-28页 |
| ·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SPAD 值)的影响 | 第21-22页 |
| ·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旗叶 SOD 活性的影响 | 第22-24页 |
| ·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旗叶 POD 活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 ·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旗叶 CAT 活性的影响 | 第25-27页 |
| ·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旗叶 MDA 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 ·不同耕播方式对小麦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28-29页 |
| ·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29-31页 |
| ·耕播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氮肥基追比例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30页 |
| ·耕播方式与氮肥运筹互作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小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31页 |
| ·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31-34页 |
| ·耕播方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氮肥基追比例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32页 |
| ·耕播方式与氮肥运筹互作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32-34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4-37页 |
| ·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第34页 |
| ·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旗叶衰老的影响 | 第34-35页 |
| ·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第35页 |
| ·耕播方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35-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作者简介 | 第43-44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