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概述 | 第14-17页 |
·国外研究概述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概述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中小企业融资与民间金融的理论分析 | 第19-27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9-23页 |
·中小企业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民间金融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企业融资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中小企业融资与民间融资的理论分析 | 第23-27页 |
·非对称信息理论 | 第23-24页 |
·信贷配给理论 | 第24-25页 |
·金融抑制假说 | 第25页 |
·交易成本假说 | 第25-27页 |
第3章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7-41页 |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7-32页 |
·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现状 | 第27-28页 |
·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分析 | 第28-29页 |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 第29-32页 |
·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弊端 | 第32-35页 |
·融资成本较高 | 第32-33页 |
·融资操作不规范 | 第33-35页 |
·融资风险较难控制 | 第35页 |
·民间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势分析 | 第35-37页 |
·信息成本优势 | 第35-36页 |
·灵活有效的担保优势 | 第36页 |
·交易成本优势 | 第36页 |
·比较充分的利率市场化 | 第36-37页 |
·我国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 | 第37-41页 |
·民间借贷市场活跃但频现纠纷 | 第37-38页 |
·民间金融活动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困难 | 第38-39页 |
·民间金融被非法活动所利用 | 第39-41页 |
第4章 中小企业融资与民间金融的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 | 第41-47页 |
·美国民间金融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 | 第41-42页 |
·美国信用合作社发展实践 | 第41页 |
·美国非公开权益资本市场实践 | 第41-42页 |
·日本民间金融的演进过程及经验借鉴 | 第42-44页 |
·日本民间金融的演进过程 | 第42-43页 |
·日本民间金融演变经验 | 第43-44页 |
·台湾民间金融的演进过程及经验借鉴 | 第44-47页 |
·台湾民间金融的演进过程 | 第44-45页 |
·台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其他措施 | 第45页 |
·台湾民间金融演变的经验借鉴 | 第45-47页 |
第5章 规范我国民间金融的对策研究 | 第47-54页 |
·民间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 | 第47-49页 |
·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 | 第47-48页 |
·赋予民间金融合法地位 | 第48-49页 |
·民间金融合理监管制度的确立 | 第49-50页 |
·确定民间金融的监管主体 | 第49页 |
·理清民间金融的监管思路 | 第49-50页 |
·强化对于民间金融的监测监管 | 第50页 |
·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配套制度的完善 | 第50-54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 第51页 |
·利率市场化 | 第51-52页 |
·开展民间金融组织自律管理 | 第52页 |
·建立对民间金融的监测通报系统 | 第52页 |
·信用环境的建设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