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水文学论文--海洋动力学论文--潮汐论文

海潮负荷影响及其模型精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引言第10页
   ·研究背景及现状第10-13页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海潮负荷基本理论第15-23页
   ·引言第15页
   ·海潮负荷的影响第15-17页
   ·海潮负荷产生的弹性形变第17-18页
   ·格林函数第18页
   ·海潮图的确定第18-21页
     ·调和分析方法确定海潮图第19-20页
     ·动力学方法确定海潮图第20页
     ·卫星测高数据方法确定海潮图第20-21页
   ·常用的几种全球海潮模型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海潮负荷对地球观测量的影响第23-37页
   ·引言第23页
   ·海潮负荷位移改正模型第23-26页
     ·海潮负荷对 GPS 测站定位的影响第23-25页
     ·海潮负荷对 GPS 基线长度的影响第25-26页
     ·海潮负荷对重力,倾斜、应变的影响第26页
   ·基于不同海潮模型研究海潮负荷对 GPS 精密定位的影响第26-32页
     ·两种海潮模型对不同测站的定位影响及其比较分析第27-30页
     ·两种全球海潮模型对不同 GPS 基线的影响第30-31页
     ·结论第31-32页
   ·海潮负荷对地球重力场观测的影响第32-33页
   ·海潮负荷对地球倾斜场观测的影响第33-34页
   ·海潮负荷对地球应变场观测的影响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中国高精度近海资料修正全球海潮模型第37-65页
   ·引言第37页
   ·高精度近海资料修正全球海潮模型的基本原理第37-38页
   ·高精度近海模型及近海模型的选择第38-42页
     ·高精度近海模型第38-41页
     ·近海模型的选择第41-42页
   ·高精度近海资料修正全球海潮模型的实现——SPOTL 软件第42-45页
   ·基于修正与未修正的全球海潮模型计算得到的海潮负荷对重力场观测的影响及模型的对比第45-48页
     ·海潮负荷对重力场观测的影响第45-47页
     ·不同海潮模型修正前后计算的重力负荷矢量差异第47-48页
   ·基于修正与未修正的全球海潮模型计算得到的海潮负荷对倾斜场观测的影响第48-50页
   ·基于修正与未修正的全球海潮模型计算得到的海潮负荷对应变场观测及对线应变的影响第50-54页
     ·海潮负荷对应变场观测的影响第50-51页
     ·海潮负荷对线应变的影响第51-54页
   ·基于修正与未修正的全球海潮模型计算得到的海潮负荷对测站位移的影响及修正与未修正海潮模型改正效果的比较第54-60页
     ·基于修正与未修正的全球海潮模型计算得到的海潮负荷对测站位移的影响第54-59页
     ·修正与未修正的全球海潮模型对我国不同测站坐标的改正及模型的比较与选择第59-60页
   ·修正的全球海潮模型对我国不同测站坐标的改正第60页
   ·修正与未修正的全球海潮模型对测站坐标改正效果的比较第60-62页
   ·不同月份不同潮位时海潮负荷对测站高程改正值的比较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全球区域海潮模型的比较与选择第65-73页
   ·引言第65页
   ·基于测站高程值对海潮模型的比较与选择第65-68页
   ·基于测站天顶延迟值对海潮模型的比较与选择第68-69页
   ·海潮负荷对高程的影响与天顶延迟影响的关系第69-72页
     ·海潮负荷对基线各方向的影响与基线两端点 NUE 方向受海潮影响的关系第69-70页
     ·海潮负荷对天顶延迟影响与基线 U 方向影响的关系第70-71页
     ·海潮负荷对高程的影响与天顶延迟影响的关系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基于 GPS 技术反演海潮特征第73-81页
   ·引言第73页
   ·基于 DGPS 技术获得动态高频结果反演海潮特征第73-75页
   ·基于动态 PPP 结果反演海潮特征第75-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结论第81-82页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82-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致谢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相关报道为例
下一篇:频域电磁法中的IP效应影响与提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