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2章 甘南州卓尼县概述 | 第11-26页 |
·地理环境 | 第11-16页 |
·地理特征 | 第11-14页 |
·气候与植被 | 第14-16页 |
·社会环境 | 第16-19页 |
·民族人口分布 | 第16-19页 |
·主要民族源流 | 第16-17页 |
·主要民族分布状况 | 第17-19页 |
·社会关系与家庭结构 | 第19页 |
·卓尼县历史文化 | 第19-26页 |
·历史沿革 | 第19-21页 |
·宗教文化 | 第21-22页 |
·土司制度 | 第22-24页 |
·教育文化 | 第24-26页 |
第3章 觉乃藏女性传统服饰研究 | 第26-57页 |
·觉乃藏服饰概述 | 第26-31页 |
·觉乃藏概述 | 第26页 |
·觉乃藏服饰的沿革 | 第26-30页 |
·清末民初时期觉乃藏女性服饰与儿童服饰 | 第27-29页 |
·20世纪末21世纪初觉乃藏女性服饰 | 第29-30页 |
·觉乃藏传统服饰的现状 | 第30-31页 |
·觉乃藏女性服饰类型 | 第31-35页 |
·生活类传统服饰 | 第31-34页 |
·现代表演类“传统服饰” | 第34-35页 |
·觉乃藏女性服装配饰 | 第35-47页 |
·发式 | 第35-37页 |
·帽子、腰带、连把腰子鞋 | 第37-44页 |
·觉乃藏女性帽子 | 第37-43页 |
·腰带、连把腰子鞋 | 第43-44页 |
·首饰 | 第44-47页 |
·觉乃藏女性服饰装饰分析 | 第47-57页 |
·服装装饰和服饰搭配 | 第47-51页 |
·服装装饰风格 | 第47-48页 |
·服饰搭配 | 第48-51页 |
·服饰图案 | 第51-54页 |
·纹样题材 | 第51-53页 |
·纹样特征 | 第53-54页 |
·服饰色彩与工艺特征 | 第54-57页 |
·服饰色彩 | 第55页 |
·服饰工艺特征 | 第55-57页 |
第4章 觉乃藏女性传统服饰源流研究 | 第57-76页 |
·觉乃藏女性传统服饰与古代羌族服饰关系 | 第57-60页 |
·古代羌族服饰 | 第57-59页 |
·觉乃藏女性传统服饰与古代羌族服饰关系 | 第59-60页 |
·觉乃藏女性传统服饰与古代藏族服饰关系 | 第60-63页 |
·古代藏族服饰 | 第61-63页 |
·觉乃藏女性传统服饰与古代藏族服饰关系 | 第63页 |
·觉乃藏女性传统服饰与清时期汉族、满族民间女性服饰的比较研究 | 第63-74页 |
·清时期汉族、满族民间服饰 | 第63-73页 |
·与清代汉族、满族民间服饰的比较 | 第73-74页 |
·与清代汉族服饰的关系 | 第73-74页 |
·与清代满族服饰的关系 | 第74页 |
小结 | 第74-76页 |
第5章 觉乃藏女性传统服饰与卓尼县其他女性传统服饰的比较 | 第76-88页 |
·卓尼县其他藏支女性传统服饰 | 第76-82页 |
·车巴沟女性服饰 | 第76-78页 |
·北山女性服饰 | 第78-80页 |
·“提提玛”女性服饰 | 第80-82页 |
·卓尼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 | 第82-84页 |
·觉乃藏女性传统服饰与周边其他女性传统服饰的比较 | 第84-87页 |
·与卓尼县其他藏支女性传统服饰的比较 | 第84-86页 |
·与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的比较 | 第86-87页 |
小结 | 第87-88页 |
第6章 觉乃藏女性传统服饰的保护与发展 | 第88-92页 |
·当下的觉乃藏女性传统服饰 | 第88-89页 |
·觉乃藏女性传统服饰的保护 | 第89-90页 |
·建立实体博物馆进行常规的保护 | 第89页 |
·建立服饰文化的数字博物馆形成动态的保护系统 | 第89-90页 |
·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以及政府的有效支持和管理 | 第90页 |
·觉乃藏女性传统服饰的发展 | 第90-92页 |
·将觉乃藏女性传统服饰作为地方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 第91页 |
·对觉乃藏女性传统服饰进行创新应用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