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厢宽对厢作免耕稻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中英文专用名词缩略表 | 第9-10页 |
| 1. 前言 | 第10-19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趋势 | 第11-15页 |
| ·土壤呼吸在碳循环中的意义 | 第11页 |
| ·土壤呼吸通量特征 | 第11-12页 |
| ·土壤呼吸的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 ·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 ·厢作免耕模式的发展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项目来源 | 第17-19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 ·实验地点与材料 | 第19页 |
|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第19页 |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9-21页 |
| ·土壤呼吸与组分测定 | 第19-20页 |
| ·田间采样方法 | 第20页 |
| ·土壤碳及其组分测定 | 第20-21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1-22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22-39页 |
| ·群体温度与透光率 | 第22-23页 |
| ·土壤理化性质 | 第23-30页 |
| ·土壤呼吸与组分 | 第30-35页 |
| ·产量和固碳 | 第35-36页 |
| ·相关性分析 | 第36-39页 |
| 4 讨论 | 第39-43页 |
| ·厢作免耕模式对群体温度和透光率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厢作免耕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厢作免耕模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厢作免耕模式对产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 5 结论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