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7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4-1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6-23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6-19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9-2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第22-23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3-25页 |
·研究思路 | 第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5-27页 |
·论文的创新 | 第25-26页 |
·论文的不足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消费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7-43页 |
·消费结构研究对象的界定及相关概念 | 第27-28页 |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相关概念 | 第27-28页 |
·基本假设 | 第28页 |
·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 | 第28-30页 |
·消费结构、消费需求、经济增长 | 第28-29页 |
·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 第29-30页 |
·消费结构、收入分配、经济增长 | 第30页 |
·研究消费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梳理 | 第30-34页 |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 | 第30-31页 |
·杜森贝利相对收入假说 | 第31-32页 |
·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 | 第32页 |
·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假说 | 第32-34页 |
·霍尔随机游走假说 | 第34页 |
·流动约束假说 | 第34页 |
·研究消费结构的主要模型梳理 | 第34-42页 |
·线性支出系统 | 第34-35页 |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 | 第35-36页 |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的弹性分析 | 第36页 |
·几乎理想需求系统 | 第36-38页 |
·面板数据模型 | 第38-40页 |
·向量自回归模型 | 第40-41页 |
·灰色理论预测模型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化轨迹剖析 | 第43-64页 |
·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的数据选择与分类 | 第43-46页 |
·消费结构研究的数据选择 | 第43-44页 |
·消费结构研究的分类 | 第44-46页 |
·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化轨迹的因子分析 | 第46-52页 |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 | 第46-47页 |
·数据处理及因子提取结果检验 | 第47-50页 |
·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化轨迹的聚类分析 | 第52-56页 |
·第一阶段:1980—1993 年 | 第53页 |
·第二阶段:1994—2004 年 | 第53-55页 |
·第三阶段:2005—2011 年 | 第55-56页 |
·陕西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及消费结构演化的轨迹分析 | 第56-60页 |
·生活消费 | 第56-57页 |
·食品消费及消费结构 | 第57页 |
·衣着消费及消费结构 | 第57-58页 |
·居住消费及消费结构 | 第58页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及消费结构 | 第58-59页 |
·交通和通讯消费及消费结构 | 第59页 |
·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及消费结构 | 第59-60页 |
·医疗保健消费及消费结构 | 第60页 |
·其他商品及服务消费及消费结构 | 第60页 |
·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化轨迹的特征分析 | 第60-63页 |
·恩格尔系数的演化轨迹分析 | 第60-61页 |
·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演化轨迹分析 | 第61页 |
·吃、穿、住、用的演化轨迹分析 | 第61-62页 |
·吃、穿、住、用内部结构的演化轨迹分析 | 第62-63页 |
·实物消费与劳务消费的演化轨迹分析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收入对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64-100页 |
·纯收入与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 第64-66页 |
·农村居民纯收入分析 | 第65-66页 |
·农村居民主要消费支出及其消费结构分析 | 第66页 |
·纯收入对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66-69页 |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 | 第67页 |
·提出假设 | 第67页 |
·建立模型 | 第67页 |
·模型检验分析和结果输出 | 第67-69页 |
·不同来源收入对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69-74页 |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 | 第69页 |
·提出假设 | 第69-70页 |
·建立模型 | 第70页 |
·模型的检验分析和结果输出 | 第70-74页 |
·收入差异对陕西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74-85页 |
·不同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分析 | 第74-78页 |
·不同收入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78-85页 |
·ELES 模型对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85-98页 |
·扩展线性模型(ELES)构建及数据说明 | 第86-88页 |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静态分析 | 第88-91页 |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静态对比分析 | 第91-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五章 家庭禀赋对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100-125页 |
·不同人口规模对陕西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100-109页 |
·不同人口规模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101-106页 |
·不同人口规模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106-109页 |
·受教育程度对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109-118页 |
·不同文化程度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109-113页 |
·不同文化程度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113-118页 |
·抚养负担对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118-123页 |
·不同抚养负担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119-121页 |
·不同抚养负担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121-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第六章 产业结构对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125-141页 |
·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关系 | 第125-129页 |
·产业结构变动制约消费结构变动 | 第126-128页 |
·消费结构变动诱导产业结构变动 | 第128-129页 |
·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129-137页 |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研究方法 | 第129-130页 |
·最佳滞后阶数与稳定性检验 | 第130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130-131页 |
·协整检验 | 第131-132页 |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第132-133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133-134页 |
·方差分解 | 第134-135页 |
·脉冲响应分析 | 第135-137页 |
·实证分析结果 | 第137页 |
·产业结构与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 第137-139页 |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研究方法 | 第137-138页 |
·实证结果输出 | 第138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138-139页 |
·本章小结 | 第139-141页 |
第七章 优化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 第141-147页 |
·实现农村居民收入超常规增长 | 第141-143页 |
·拓宽农村居民就业渠道,提高工资性收入 | 第141-142页 |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稳步提升家庭经营性收入 | 第142页 |
·强化农村法制建设,保障财产性收入 | 第142-143页 |
·扩大财政补贴力度,稳定转移性收入 | 第143页 |
·加大农村扶贫力度,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 第143页 |
·实现农村居民自身素质超常规跃迁 | 第143-145页 |
·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设施,有针对性的增加就业岗位培训 | 第143-144页 |
·改革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第144-145页 |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延伸产业链 | 第145-146页 |
·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不断引导农村市场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 第145页 |
·加强依法监管力度,肃清农村消费市场不合格产品 | 第145-146页 |
·在农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效延伸产业链 | 第146页 |
·本章小结 | 第146-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2页 |
致谢 | 第152-154页 |
作者简介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