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外船舶与海洋工程屈服强度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外船舶与海洋工程疲劳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第2章 内转塔式 FPSO 艏部屈服强度分析 | 第15-33页 |
·概述 | 第15页 |
·计算船主尺度及主要参数 | 第15-16页 |
·参考船舶图纸与技术资料 | 第16页 |
·FPSO 内转塔有限元模型 | 第16-19页 |
·模型范围及结构说明 | 第16-17页 |
·坐标系 | 第17-18页 |
·单位制定义 | 第18页 |
·单元类型和网格 | 第18页 |
·材料特性 | 第18-19页 |
·单元属性 | 第19页 |
·计算工况 | 第19-20页 |
·海洋环境参数 | 第20页 |
·设计载荷 | 第20-30页 |
·静载荷 | 第21-24页 |
·动载荷 | 第24-30页 |
·计算载荷组成 | 第30页 |
·边界条件处理 | 第30页 |
·强度标准及应力结果 | 第30-32页 |
·材料和许用应力 | 第30页 |
·满载系泊 | 第30-31页 |
·压载系泊 | 第31-32页 |
·结论分析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疲劳评估的方法 | 第33-45页 |
·概述 | 第33页 |
·疲劳强度理论 | 第33-38页 |
·交变应力特性 | 第33-34页 |
·材料的 S N曲线 | 第34-37页 |
·疲劳累积损伤 | 第37-38页 |
·应力范围长期 WEIBULL 分布的疲劳累积损伤计算 | 第38-39页 |
·weibull 分布 | 第38-39页 |
·疲劳累积损伤计算 | 第39页 |
·应力范围为分段连续型分布的疲劳累积损伤计算 | 第39-42页 |
·分段式连续型分布模型 | 第39-41页 |
·疲劳累积损伤的计算 | 第41-42页 |
·疲劳强度评估方法 | 第42-44页 |
·疲劳累积损伤分析方法 | 第42-43页 |
·断裂力学分析法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疲劳简化计算方法 | 第45-56页 |
·概述 | 第45-46页 |
·疲劳评估热点应力位置的确定 | 第46页 |
·疲劳载荷计算 | 第46-51页 |
·剖面弯矩 | 第47页 |
·海水动压力 | 第47-50页 |
·货物动压力 | 第50-51页 |
·腐蚀余量的扣除和板厚的修正 | 第51页 |
·各应力范围分量的计算和合成 | 第51-52页 |
·S N曲线选择以及累积损伤度的计算 | 第52-55页 |
·结论分析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基于谱分析法对艏部结构疲劳分析 | 第56-72页 |
·概述 | 第56页 |
·疲劳的直接计算法 | 第56-57页 |
·谱分析法原理简述 | 第57-58页 |
·应力响应的传递函数 | 第58-59页 |
·应力的响应谱 | 第59-60页 |
·应力范围的短期分布 | 第60页 |
·应力范围的长期分布 | 第60-61页 |
·疲劳累积损伤度计算 | 第61-62页 |
·计算模型、原理及方法 | 第62-64页 |
·结构有限元模型 | 第62页 |
·静力平衡条件 | 第62-63页 |
·计算边界条件 | 第63页 |
·结构疲劳载荷 | 第63-64页 |
·计算主要过程 | 第64-69页 |
·累积损伤度和疲劳寿命 | 第69-70页 |
·结论分析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