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和基本构架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和拟创新点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拟创新点 | 第14-16页 |
| 2 产业外向度内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6-26页 |
| ·产业外向度内涵界定 | 第16-19页 |
| ·产业与产业分类 | 第16-17页 |
| ·外贸依存度的衡量 | 第17页 |
| ·贸易竞争力的衡量 | 第17-18页 |
| ·产业外向度内涵界定与指标体系构建 | 第18-19页 |
| ·产业外向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 ·绝对优势理论 | 第19页 |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9-20页 |
|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 第20-21页 |
| ·新贸易理论 | 第21-23页 |
| ·经济增长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 ·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 | 第23-24页 |
|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 第24页 |
| ·知识溢出和报酬递增的经济增长效应 | 第24-26页 |
| 3 中国产业外向度指标测度 | 第26-36页 |
| ·产业外向度指标的分解 | 第26-33页 |
| ·中国第一产业外贸依存度与竞争力指数的测度 | 第27-29页 |
| ·中国第二产业外贸依存度与竞争力指数的测度 | 第29-31页 |
| ·中国第三产业外贸依存度与竞争力指数的测度 | 第31-33页 |
| ·中国各产业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能力测度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4 中国产业外向度指标测度结果分析 | 第36-42页 |
| ·中国各产业外向度测度结果 | 第36-38页 |
| ·第一产业外向度指标分析 | 第36-37页 |
| ·第二产业外向度指标分析 | 第37-38页 |
| ·第三产业外向度指标分析 | 第38页 |
| ·中国产业外向度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 ·第一产业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导致产业外向度发展受限 | 第39页 |
| ·第二产业外向度发展良好但产品国际竞争优势逐渐消失 | 第39-40页 |
| ·中国第三产业外向度水平偏低 | 第40页 |
| ·产业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未对产业外向度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5 中国产业外向度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用分析 | 第42-48页 |
| ·产业外向度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42-43页 |
| ·产业外向度的提高有助于实现产业规模经济 | 第42页 |
| ·产业外向度的提高可以缓解资本需求压力 | 第42页 |
| ·产业外向度的提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竞争力提升 | 第42-43页 |
| ·产业外向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 第43页 |
| ·产业外向度的提高可以促进该产业产值提高 | 第43页 |
| ·产业外向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3-47页 |
| ·模型建立 | 第43-44页 |
| ·模型数据来源 | 第44页 |
| ·协整检验 | 第44-46页 |
| ·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6 研究结果及对策建议 | 第48-52页 |
| ·研究结果 | 第48页 |
| ·对策建议 | 第48-52页 |
| ·增加人力资本投入 | 第48-49页 |
| ·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 第49-50页 |
| ·扶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第50页 |
| ·重点扶持自有品牌企业产品出口 | 第50-51页 |
| ·正确引导外资投向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