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 ·COD 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 ·重铬酸钾回流滴定法 | 第9-11页 |
| ·高锰酸钾法 | 第11-12页 |
| ·库仑法 | 第12-13页 |
| ·光度法 | 第13-14页 |
| ·微波消解法 | 第14页 |
| ·其他方法 | 第14-15页 |
| ·氯离子干扰的消除方法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 ·汞盐法 | 第15-16页 |
| ·其他方法 | 第16-20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COD 标准法光电比色波长的研究与改进 | 第21-29页 |
| ·引言 | 第21-22页 |
| ·光电比色原理 | 第22-23页 |
| ·误差分析 | 第23-24页 |
| ·比色灵敏度的研究 | 第24-27页 |
| ·实验研究原理 | 第24页 |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4-25页 |
| ·实验步骤 | 第25-26页 |
| ·实验结果 | 第26页 |
| ·指定波长透光度 | 第26-27页 |
| ·实际测量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CO2量气法测定 COD 的原理及实验装置设计 | 第29-44页 |
| ·CO2量气法的测定原理 | 第29页 |
| ·基础实验 | 第29-31页 |
| ·实验装置设计 | 第31-43页 |
| ·加热源的选择 | 第31页 |
| ·反应球的设计 | 第31-32页 |
| ·加液与排液装置的设计 | 第32-33页 |
| ·冷凝器的模拟与设计 | 第33-42页 |
| ·量气装置的设计 | 第42-43页 |
| ·CO2量气法的实验装置图 | 第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CO2量气法气体体积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54页 |
| ·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44-45页 |
| ·温度与体积关系式的建立 | 第45-49页 |
| ·等效温度概念的提出及其对气体测量的影响 | 第45-48页 |
| ·室温对气体测量的影响 | 第48页 |
| ·空白实验时温度与体积关系式的建立 | 第48-49页 |
| ·反应器顶端温度 Th 的测量 | 第49-50页 |
| ·量气装置中液面下降的体积的测量 | 第50-53页 |
| ·冷凝水再次汽化对体积测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 ·量气管弧形段及直线段体积与高度的标定 | 第51-52页 |
| ·压力传感器的标定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 第54-63页 |
| ·实验研究 | 第54-56页 |
| ·实验的主要仪器和化学试剂 | 第54页 |
| ·实验操作步骤 | 第54-55页 |
|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 第55-56页 |
| ·消解时间的确定 | 第56页 |
| ·温度与体积方程参数的确定 | 第56-59页 |
| ·反应器顶端温度的测定 | 第56-57页 |
| ·不同温度下的空白水样的测定 | 第57-58页 |
| ·温度与体积方程参数的确定 | 第58-59页 |
| ·实际水样的测定 | 第59-61页 |
| ·不同室温下 COD 质量浓度为 250mg/L 的水样测定时时间与压力曲线 | 第59页 |
| ·不同室温下 COD 质量浓度为 500mg/L 的水样测定时时间与压力曲线 | 第59-60页 |
| ·两种浓度水样的 COD 值的计算 | 第60-61页 |
| ·实验现象分析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附 录 | 第70-71页 |
| 致 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