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1年《经济学人》涉华财经报道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背景介绍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及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经济学人》报道立场及特色 | 第16-23页 |
·《经济学人》栏目概况 | 第16页 |
·《经济学人》立场分析 | 第16-20页 |
·古典的自由主义传统 | 第16-18页 |
·打造“观点纸” | 第18-19页 |
·“逼”出来的国际化视角 | 第19-20页 |
·《经济学人》报道特色 | 第20-23页 |
·朴实文风与精英导向 | 第20-21页 |
·数字图表与定量分析 | 第21页 |
·匿名制与共同意识 | 第21-22页 |
·深度加工与独立思考 | 第22-23页 |
第3章 《经济学人》涉华财经报道议题分析 | 第23-48页 |
·议题分类及比例 | 第23-25页 |
·涉华财经报道内容分析 | 第25-45页 |
·宏观经济 | 第25-30页 |
·金融系统 | 第30-33页 |
·产业报道 | 第33-36页 |
·企业报道 | 第36-39页 |
·环境能源 | 第39-41页 |
·劳工问题 | 第41-44页 |
·消费问题 | 第44-45页 |
·涉华财经报道态度分析 | 第45-48页 |
第4章 《经济学人》涉华财经报道的框架及特点 | 第48-52页 |
·涉华财经报道的框架分析 | 第48-49页 |
·涉华财经报道的特点 | 第49-52页 |
·引入多方观点进行论证,在新闻报道中引入磋商机制 | 第49-50页 |
·极力倡导自己的主张,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案 | 第50页 |
·《经济学人》在涉华财经报道中努力寻求两种平衡 | 第50-51页 |
·以精英阶层的利益为导向,更加重视精英观点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