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言 | 第9-10页 |
1 小额诉讼程序概述 | 第10-17页 |
·小额诉讼程序的概念 | 第10-11页 |
·小额诉讼程序的特征 | 第11-14页 |
·适用范围单一 | 第11-12页 |
·审理程序简易 | 第12-13页 |
·价值取向明确 | 第13页 |
·调解与审判一体 | 第13-14页 |
·法官职权与自由裁量权扩大 | 第14页 |
·小额诉讼程序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有效的实现公正与效益的平衡 | 第14-15页 |
·保障当事人平等的接近正义 | 第15页 |
·费用相当性原理 | 第15-17页 |
2 有关国家和地区小额诉讼程序域外考察 | 第17-25页 |
·美国的小额诉讼程序 | 第17-19页 |
·受案范围各不相同 | 第17-18页 |
·原告资格加以控制 | 第18页 |
·仲裁的灵活运用 | 第18页 |
·程序权益的限制 | 第18页 |
·程序简便灵活 | 第18-19页 |
·英国的小额诉讼程序 | 第19-20页 |
·受案范围具体明确 | 第19-20页 |
·程序的非正式化 | 第20页 |
·严格限制上诉 | 第20页 |
·日本的小额诉讼程序 | 第20-22页 |
·日本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 | 第21页 |
·日本小额诉讼程序的程序选择权 | 第21页 |
·日本小额诉讼的审理及宣判 | 第21-22页 |
·严格禁止当事人上诉 | 第22页 |
·我国台湾地区的小额诉讼程序 | 第22-25页 |
·关于受案范围的规定 | 第23页 |
·管辖法院的特殊规定 | 第23页 |
·审理程序简便 | 第23-25页 |
3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30页 |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立法现状 | 第25-27页 |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在立法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立法模式的确立无法体现小额诉讼程序设立的目的 | 第27-28页 |
·受案标的额的标准与受案类型不明确 | 第28页 |
·案件的管辖没有作出特殊规定 | 第28页 |
·忽视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保障 | 第28-29页 |
·审级及审理机构的规定保障公正的质疑 | 第29页 |
·没有给予当事人程序救济途径 | 第29-30页 |
4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完善建议 | 第30-38页 |
·将小额诉讼程序独立于简易程序之外 | 第30-31页 |
·明确小额诉讼程序的受案范围 | 第31-33页 |
·明确受案类型 | 第31-32页 |
·明确受案金额 | 第32-33页 |
·确立管辖以便利原告为原则 | 第33-34页 |
·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与程序转换权 | 第34-35页 |
·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 | 第34-35页 |
·赋予被告请求程序转换权 | 第35页 |
·完善审级及审理机构细节设置 | 第35-37页 |
·从一定程度上赋予当事人救济途径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