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言论自由与诽谤罪适用的宪法控制--以“重庆彭水诗案”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1章 “重庆彭水诗案”引发的思考 | 第9-11页 |
·基本案情陈述 | 第9-10页 |
·案件引发问题的法律分析与思考 | 第10-11页 |
第2章 诽谤罪和言论自由 | 第11-16页 |
·关于诽谤罪 | 第11-13页 |
·诽谤罪基本范畴分析 | 第11-12页 |
·诽谤罪存在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解析言论自由 | 第13-15页 |
·言论自由的界定 | 第13-14页 |
·言论自由的价值 | 第14-15页 |
·言论自由对诽谤罪宪法控制的理由分析 | 第15-16页 |
第3章 言论自由对诽谤罪宪法控制的域外考察 | 第16-20页 |
·域外言论自由控制诽谤罪的历史考察 | 第16-17页 |
·域外言论自由控制诽谤罪的具体做法 | 第17-20页 |
·双阶理论与诽谤罪 | 第17-18页 |
·真实抗辩原则 | 第18-19页 |
·实际恶意原则 | 第19-20页 |
第4章 言论自由对诽谤罪的三重宪法控制 | 第20-25页 |
·诽谤罪宪法控制一:批评权的宪法解读 | 第20-22页 |
·诽谤罪宪法控制二:主体区分和名誉限制 | 第22-24页 |
·诽谤罪宪法控制三:实际恶意原则 | 第24-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