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9-10页 |
第一章 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的黏膜免疫佐剂功能综述 | 第10-30页 |
1. LT的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2. LT的序列和结构特征 | 第12-15页 |
·序列特征 | 第13页 |
·结构特征 | 第13-15页 |
3. LT的理化特性 | 第15页 |
4. LT的生物合成过程 | 第15-16页 |
5. LT的生物特性 | 第16-20页 |
·LT的肠毒性 | 第16-17页 |
·LT的受体 | 第17-20页 |
·LT可促进ETEC对肠道上皮细胞的吸附 | 第20页 |
6. LT的佐剂功能 | 第20页 |
7. LT的佐剂功能机制 | 第20-22页 |
·ADP-核糖转移酶活性与佐剂功能 | 第21-22页 |
·受体结合位点与佐剂功能 | 第22页 |
·其它与佐剂相关的位点 | 第22页 |
8. LT的应用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30页 |
第二章 pcoldⅡ-LTRG和pET28a-LTB质粒的构建 | 第30-44页 |
摘要 | 第3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0-32页 |
·主要仪器 | 第30-31页 |
·主要生物试剂 | 第31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31-3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2-38页 |
·pcoldⅡ-LTRG、pET28a-LTB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2-36页 |
·pcoldⅡ-LTRG、pET28a-LTB的诱导表达与验证 | 第36-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0页 |
4. 讨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Abstract | 第42-44页 |
第三章 LTRG重组蛋白的制备 | 第44-56页 |
摘要 | 第4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44-45页 |
·主要生物试剂 | 第45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4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5-49页 |
·pcoldⅡ-LTRG的可溶性表达及纯化 | 第45-46页 |
·pET30a-LTRG的纯化及复性 | 第46-48页 |
·pET30a-LTRG的A亚基与pET28a-LTB共同稀释复性 | 第48-4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pcoldⅡ-LTRG的可溶性表达条件 | 第49页 |
·pcoldⅡ-LTRG的纯化 | 第49-50页 |
·pET30a-LTRG的纯化及复性 | 第50页 |
·不同pH值条件下复性得率 | 第50-51页 |
·pET30a-LTRG的A亚基与pET28a-LTB共同稀释复性 | 第51页 |
·pET30a-LTRG的A亚基与pET28a-LTB共同稀释复性得率 | 第51页 |
4. 讨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Abstract | 第54-56页 |
第四章 LTRG的佐剂活性及安全性研究 | 第56-70页 |
摘要 | 第5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6-57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56-57页 |
·主要生物试剂 | 第57页 |
·试验动物 | 第57页 |
·佐剂 | 第5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7-60页 |
·动物分组与免疫 | 第57-58页 |
·佐剂活性检测 | 第58-59页 |
·重组LT的佐剂安全性研究 | 第59-60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6页 |
·小鼠免疫抗体水平 | 第60-63页 |
·小鼠血清血凝抑制结果 | 第63页 |
·重组LT在体安全性实验结果 | 第63-66页 |
4. 讨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Abstract | 第69-70页 |
全文总结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