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融媒时代手机媒体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CONTENTS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 媒介融合的发展过程与形成 | 第11-12页 |
(一) “媒介融合时代”的含义及其形成过程 | 第11页 |
(二) 媒介融合的内容 | 第11-12页 |
二、 手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历程和特点 | 第12-19页 |
(一) 手机媒体的简要发展过程 | 第12-13页 |
(二) 手机媒体的用户类别分析 | 第13-15页 |
1、 手机媒体用户定位 | 第13页 |
2、 手机用户年龄层次探析 | 第13-14页 |
3、 手机用户需求分析 | 第14页 |
4、 手机媒体用户使用动机 | 第14-15页 |
(三) 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 | 第15-19页 |
1、 移动信息终端的便携性 | 第15-16页 |
2、 信息内容个性化 | 第16-17页 |
3、 用户能够积极互动地传播过程 | 第17页 |
4、 体现兼容性最强的传播媒介 | 第17-18页 |
5、 强大的传播效果 | 第18-19页 |
三、 手机作为大众媒体的传播方式 | 第19-30页 |
(一) 手机短信 | 第19-20页 |
(二) 手机报 | 第20-22页 |
(三) 手机电视 | 第22-26页 |
1、 国外手机电视业务现状及运营模式 | 第22-23页 |
2、 我国手机电视产业形态现状 | 第23-26页 |
(四) 手机互联网 | 第26-30页 |
1、 手机门户网站 | 第27页 |
2、 手机社交网站 | 第27页 |
3、 手机新闻网站 | 第27页 |
4、 手机搜索引擎 | 第27-28页 |
5、 手机阅读 | 第28页 |
6、 手机游戏 | 第28页 |
7、 手机聊天 | 第28-29页 |
8、 手机信息发布 | 第29-30页 |
四、 手机媒体的营销方式分析 | 第30-33页 |
(一) 产业形态的完善化 | 第30页 |
(二) 播出方式自主化 | 第30-31页 |
(三) 手机广告资助模式——补偿定制 | 第31页 |
(四) 体现商品性特征,让用户得到实惠 | 第31页 |
(五) 明确的营销角度定位 | 第31-33页 |
五、 当前手机媒体存在的弊端及解决方向 | 第33-36页 |
(一) 信息传递缺乏把关人,信息内容无法把握 | 第33页 |
(二) 用户群庞大,监管措施难以操作 | 第33-34页 |
(三) 通讯安全问题严重 | 第34页 |
(四) 手机引起的对用户隐私权的威胁 | 第34页 |
(五) 资费较高和不透明消费情况的存在 | 第34-35页 |
(六) 劣质手机引起人身安全问题 | 第35-36页 |
六、 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 | 第36-38页 |
(一) 设计应用个性化 | 第36页 |
(二) 营销模式成熟化 | 第36页 |
(三) 功能多样化 | 第36-37页 |
(四) 硬件科技程度增加 | 第37页 |
(五) 重新划分传媒业现有格局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