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显微超声切割方法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显微操作系统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 ·显微切割技术概述 | 第13-15页 |
| ·国内外微切割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 第2章 超声显微切割机理分析 | 第23-35页 |
| ·超声振动显微切割技术 | 第23页 |
| ·超声波发生装置 | 第23-24页 |
| ·超声技术的应用 | 第24页 |
| ·超声的基本特性 | 第24-27页 |
| ·传播速度 | 第25页 |
| ·声压 | 第25-26页 |
| ·声强 | 第26页 |
| ·声阻抗 | 第26页 |
| ·超声波的吸收与衰减 | 第26-27页 |
| ·超声波的能量传递 | 第27页 |
| ·超声波的生物学作用 | 第27-28页 |
| ·机械作用 | 第27页 |
| ·温热作用 | 第27-28页 |
| ·空化作用 | 第28页 |
| ·束射作用 | 第28页 |
| ·声流作用 | 第28页 |
| ·超声振动切割分析 | 第28-33页 |
| ·超声振动总结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微切割系统的建立 | 第35-50页 |
| ·微切割系统硬件机构 | 第35-37页 |
| ·系统构筑要点 | 第35-36页 |
| ·微切割系统构成 | 第36-37页 |
| ·执行单元 | 第37-44页 |
| ·微切割工具的功能部件选析与测试 | 第37-41页 |
| ·微切割工具的整体结构设计 | 第41-43页 |
| ·微位移驱动机构 | 第43-44页 |
| ·控制单元硬件设计与调试 | 第44-46页 |
| ·控制器的选择与整体结构设计 | 第44页 |
| ·控制器的调试 | 第44-46页 |
| ·视觉单元硬件设计与选析 | 第46-48页 |
| ·需求分析与选择 | 第46-48页 |
| ·系统整体机构设计及组装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4章 视觉算法与控制算法设计 | 第50-65页 |
| ·图像预处理 | 第50-51页 |
| ·基于显微图像的深度信息获取算法设计 | 第51-56页 |
| ·切割工具识别跟踪 | 第51-53页 |
| ·接触检测原理 | 第53-54页 |
| ·接触检测分析 | 第54-55页 |
| ·接触检测程序设计 | 第55-56页 |
| ·控制算法设计 | 第56-63页 |
| ·控制方法概述 | 第57页 |
| ·微位移控制 | 第57-58页 |
|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自适应 PID 控制 | 第58-63页 |
| ·全局视觉伺服控制 | 第63页 |
|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5章 显微切割系统实验研究 | 第65-77页 |
| ·引言 | 第65页 |
| ·深度信息获取实验研究 | 第65-66页 |
| ·切割工具定位实验研究 | 第66-67页 |
| ·压电超声振动显微切割实验研究 | 第67-76页 |
| ·显微切割实验系统介绍 | 第67-68页 |
| ·不同方法切割实验 | 第68-69页 |
| ·不同切割条件切割实验 | 第69-73页 |
| ·任意轨迹切割 | 第73-74页 |
| ·分组切割 | 第74页 |
| ·显微切割实验分析 | 第74-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