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一)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8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三) 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 第9-11页 |
一、 利率市场化理论 | 第11-14页 |
(一)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第11-12页 |
(二) 弗莱的利率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 | 第12-14页 |
二、 国外利率市场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14-19页 |
(一) 美国利率市场化 | 第14页 |
(二) 日本利率市场化 | 第14-16页 |
(三) 阿根廷利率市场化 | 第16-17页 |
(四) 进程借鉴 | 第17-19页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 第19-24页 |
(一) 国际化步伐加快 | 第19页 |
(二) 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 | 第19-20页 |
(三) 业务趋同化 | 第20-21页 |
(四) 资产规模初步提升 | 第21页 |
(五) 中间业务和个人银行业务比重加大 | 第21-22页 |
(六) 主要监管指标持续向好 | 第22-24页 |
四、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24-33页 |
(一)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 | 第24-25页 |
1. 利率市场化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提高管理素质 | 第24页 |
2. 利率市场化将提高商业银行的地位,扩大其自主经营权 | 第24页 |
3. 利率市场化将使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 | 第24-25页 |
4. 利率市场化将加速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 第25页 |
5. 利率市场化完善金融市场,规范外部环境 | 第25页 |
(二)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消极影响 | 第25-33页 |
1. 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尤其是利率风险 | 第25-31页 |
2. 存贷利差缩小,主营业务的经济效益下降 | 第31-32页 |
3. 银行间竞争加剧,导致成本的上升,风险的增加 | 第32页 |
4. 资产的自主定价面临考验,甚至容易导致金融腐败的出现 | 第32-33页 |
五、 政策建议 | 第33-38页 |
(一) 科学地管理利率,防范利率风险 | 第33-34页 |
(二)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推动金融创新 | 第34-35页 |
(三) 建立合理的产品定价管理体系 | 第35-36页 |
(四) 加强金融监管,健全金融市场环境 | 第36-37页 |
(五) 实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 第37-38页 |
总结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