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电力推进船舶电能质量分析仪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2页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电能质量的国家标准及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3-15页
     ·电能质量的国家标准第13页
     ·电能质量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3-15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5-18页
第2章 电能质量监测的主要数学方法分析第18-36页
   ·傅立叶变换分析方法第18-24页
     ·快速傅立叶算法第19-21页
     ·基于加窗理论的FFT算法第21-24页
   ·小波变换分析方法第24-29页
     ·连续小波变换分析方法第25-28页
     ·离散小波变换分析方法第28-29页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分析方法第29-32页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内容第29-31页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p-检测法第31-32页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ip-iq检测法第32页
   ·三种数学方法分析比较第32-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电能质量分析仪的硬件设计第36-60页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第36-37页
   ·系统硬件具体实现第37-58页
     ·电源模块设计第37-39页
     ·参数采集模块设计第39-44页
     ·AD采样模块设计第44-49页
     ·DSP信号处理模块设计第49-56页
     ·ARM工程模块设计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4章 电能质量分析仪的软件设计第60-78页
   ·软件整体功能框架设计第60页
   ·DSP部分软件设计第60-72页
     ·DSP开发环境和编程语言选取第61-62页
     ·基本电能质量参数算法程序第62-72页
   ·ARM部分软件设计第72-77页
     ·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第72-73页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第73-74页
     ·Linux内核的裁剪与移植第74-75页
     ·ARM单元软件设计第75-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5章 系统功能实验验证及数据结果分析第78-90页
   ·硬件部分实验测试第78-80页
     ·电源模块测试第78-79页
     ·信号采集模块测试第79-80页
     ·AD采样模块测试第80页
   ·软件部分实验测试第80-86页
     ·AD7656采样程序测试第81页
     ·基于FFT的谐波分析程序测试第81-85页
     ·SPI通讯程序测试第85-86页
   ·系统整体功能试验测试及数据结果分析第86-88页
     ·基本电能质量参数测量第86-87页
     ·谐波测量数据第87-88页
     ·数据结果分析第88页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结论与展望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研究生履历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SPIC30F单片机的模糊控制三相不间断电源的设计
下一篇:孤岛电站多机组并联运行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