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6页 |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及发生概况 | 第10-13页 |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 | 第11页 |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 第11-12页 |
·国内外药品不良反应(ADR)事件概况 | 第12-13页 |
·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 | 第13页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概况 | 第13-15页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的发展 | 第13-14页 |
·ADR 报告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ADR 报告和监测的目的、意义 | 第15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2110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综合分析 | 第16-33页 |
·资料来源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17页 |
·研究结果 | 第17-25页 |
·发生 ADR 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及其构成比 | 第17-18页 |
·ADR 各级别报告例数及构成比 | 第18-19页 |
·发生 ADR 所涉及药物类别及出现例次分布情况 | 第19-20页 |
·发生 ADR 所涉及的药物剂型出现例次的分布情况 | 第20-22页 |
·ADR 所涉及药物用药途径分布情况 | 第22-23页 |
·ADR 主要累及的系统/器官及具体表现情况 | 第23-24页 |
·ADR 的报告人员的职业情况 | 第24-25页 |
·关于 ADR 报告的其他情况 | 第25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5-30页 |
·年龄、性别对 ADR 的影响 | 第25-26页 |
·药物种类对 ADR 的影响 | 第26-27页 |
·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对 ADR 的影响 | 第27页 |
·ADR 对系统器官的损害 | 第27-28页 |
·ADR 报告级别、转归及既往史和家族史 | 第28-29页 |
·ADR 报告人员情况 | 第29-30页 |
·关于 ADR 报告表的情况 | 第30页 |
·结论 | 第30-33页 |
第三章 1134 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 第33-47页 |
·研究资料 | 第33页 |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3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3-34页 |
·研究结果 | 第34-40页 |
·发生 ADR 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第34-35页 |
·引起 ADR 的药物种类及构成比 | 第35-36页 |
·抗感染药物引起 ADR 的例次及构成比 | 第36-37页 |
·导致 ADR 的抗感染药物品种排序 | 第37-38页 |
·剂型、给药途经与 ADR | 第38-39页 |
·联合用药与 ADR | 第39页 |
·ADR 涉及的器官或系统损害及临床表现 | 第39-40页 |
·ADR 其他情况 | 第40页 |
·报告人的职业情况 | 第40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0-45页 |
·年龄、性别对 ADR 的影响 | 第40-41页 |
·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对 ADR 的影响 | 第41-42页 |
·药物种类对 ADR 的影响 | 第42-43页 |
·合并用药对 ADR 的影响 | 第43-44页 |
·ADR 对系统器官的损害 | 第44页 |
·ADR 其他情况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第四章 严重不良反应病例 1 例报告分析 | 第47-54页 |
·患者的个人因素 | 第48-50页 |
·尿毒症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UE) | 第48-49页 |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 第49页 |
·透析失衡 | 第49-50页 |
·高血压脑病 | 第50页 |
·治疗措施的因素 | 第50-54页 |
·药物因素 | 第50-52页 |
·护士操作规范与否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建议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综述 | 第60-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