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幻象》小说集看拉斯普京的宗教救赎意识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 俄罗斯民族的宗教性 | 第11-21页 |
(一) 生活中蕴含的宗教文化 | 第11-15页 |
1、 宗教节日生活化 | 第11-12页 |
2、 宗教谚语、成语日常化 | 第12-14页 |
3、 民俗中的宗教文化 | 第14-15页 |
(二) 宗教文化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 | 第15-21页 |
1、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 第15-16页 |
2、 俄罗斯文学大家的宗教观 | 第16-21页 |
(1)普希金 | 第16-17页 |
(2)果戈理 | 第17-18页 |
(3)托尔斯泰 | 第18-19页 |
(4)陀思妥耶夫斯基 | 第19-21页 |
二、 拉斯普京的宗教情结 | 第21-26页 |
(一) 拉斯普京前期创作中的宗教思想 | 第22-24页 |
(二) 拉斯普京后期创作中的宗教思想 | 第24-26页 |
三、 拉斯普京寄望于宗教救赎 | 第26-36页 |
(一) 《幻象》小说集反映的社会问题 | 第26-32页 |
1、 两极分化严重 | 第26-28页 |
2、 社会丑恶现象频发 | 第28-29页 |
3、 生态问题迫切 | 第29-31页 |
4、 媒体宣传失当 | 第31-32页 |
(二) 《幻象》小说集体现的宗教意识 | 第32-36页 |
四、 拉斯普京寄望于宗教救赎的原因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