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 ·论文结构安排与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药物临床试验的计算机模拟及基础理论介绍 | 第15-27页 |
| ·CTS概述 | 第15-16页 |
| ·CTS历史 | 第15页 |
| ·CTS仿真模型 | 第15-16页 |
| ·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 | 第16-19页 |
| ·口服给药二房室模型 | 第17-19页 |
| ·药效动力学模型 | 第19-21页 |
| ·Sigmoid型E_(max)模型 | 第19页 |
|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 | 第19-21页 |
| ·模糊集合理论 | 第21-24页 |
| ·模糊集合 | 第21-22页 |
| ·贴近度 | 第22-24页 |
| ·模糊逻辑理论 | 第24-26页 |
| ·模糊控制器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二房室模型中参数对血药浓度和药效的影响研究 | 第27-72页 |
| ·参数与中央室血药浓度关系的研究 | 第27-44页 |
| ·吸收速率常数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 第29-33页 |
| ·消除速率常数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 第33-40页 |
| ·吸收速率常数和消除速率常数与峰浓度和达峰时间的关系 | 第40-44页 |
| ·参数与药效关系的研究 | 第44-70页 |
| ·血药浓度与药效的关系 | 第46-49页 |
| ·剂量和希尔系数与药效的关系 | 第49-56页 |
| ·各速率常数与药效的关系 | 第56-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四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二房室模型的改进 | 第72-79页 |
| ·药物代谢动力学三房室模型 | 第72-74页 |
| ·模型的简化 | 第74-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五章 基于模糊理论的模型参数对血药浓度的影响 | 第79-95页 |
| ·模糊参数对血药浓度的影响 | 第79-87页 |
| ·模糊参数对血药浓度预测的影响 | 第81-84页 |
| ·隶属函数不同对血药浓度的影响 | 第84-87页 |
| ·两变量模糊调节器在调整模型参数时对血药浓度的影响 | 第87-93页 |
| ·模糊调节器的设计 | 第88-89页 |
| ·参数调整后的血药浓度 | 第89-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95-99页 |
| ·论文总结 | 第95-97页 |
| ·工作展望 | 第97-99页 |
| 附录: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99-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8页 |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