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市场换技术”策略与中国汽车业对外开放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目录第11-15页
第一章 导论第15-31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7页
  一、 研究背景第15-16页
  二、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第二节 相关基本概念及文献综述第17-26页
  一、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第17-2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第20-26页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6-29页
  一、 研究目标第26页
  二、 研究内容第26-28页
  三、 研究方法第28-29页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第29-31页
  一、 研究重点与难点第29页
  二、 主要创新第29-30页
  三、 主要不足第30-31页
第二章 “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的理论基础第31-53页
 第一节 跨国公司理论第31-34页
  一、 从国际商务角度展开跨国公司行为分析第31-33页
  二、 从国际经济学角度展开国际直接投资分析第33-34页
  三、 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探索第34页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理论第34-47页
  一、 技术外溢效应的来源第35-36页
  二、 FDI技术溢出的渠道第36-38页
  三、 国际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第38-46页
  四、 溢出效应的扩展——知识外溢第46-47页
 第三节 我国汽车业中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理论第47-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三章 主要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比较及启示第53-73页
 第一节 韩国的汽车产业政策第53-57页
  一、 扶持汽车产业、实行集团化发展第54页
  二、 限制进口、给予本国汽车企业充分的发展空问第54-55页
  三、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并积极消化第55-56页
  四、 制定汽车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出口第56-57页
 第二节 巴西的汽车产业政策第57-61页
  一、 制定并执行“增长点”产业政策、限制进口第57-58页
  二、 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促使产品本土化第58-59页
  三、 降低小排量汽车税费、刺激国内汽车消费需求第59页
  四、 创造良好出口环境、鼓励对外出口第59-60页
  五、 大力发展乙醇燃料汽车第60-61页
 第三节 印度的汽车产业政策第61-64页
  一、 限制进口、限制外资、扶持国内汽车产业第61页
  二、 引进先进技术、初期严格规定国产化程度第61-63页
  三、 实行“市场换技术”战略,促进出口第63-64页
 第四节 美日德的汽车产业政策第64-68页
  一、 美国汽车产业政策第64-66页
  二、 日本汽车产业政策第66-67页
  三、 德国汽车产业政策第67-68页
 第五节 国别分析对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启示第68-72页
  一、 在汽车业发展初期扶持及保护政策有其必然性第68-70页
  二、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汽车业长期稳健发展的根本第70-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四章 中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策略实施历程、影响及趋势第73-101页
 第一节 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历程及内容第73-79页
  一、 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历程的初创阶段第74页
  二、 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历程的探索阶段第74页
  三、 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历程的初试阶段第74-75页
  四、 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历程的快速发展阶段第75-77页
  五、 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历程的全面深化阶段第77-79页
 第二节 “市场换技术”政策对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影响第79-91页
  一、 第一版《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影响分析第79-83页
  二、 第二版《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影响分析第83-91页
 第三节 中国汽车业技术学习现状及趋势分析第91-99页
  一、 “市场换技术”政策下中国汽车业技术学习现状第91-93页
  二、 我国汽车业技术进步的趋势分析第93-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五章 FDI对中国本土汽车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第101-121页
 第一节 构建FDI溢出效应模型第101-104页
  一、 FDI的溢出效应说明第101-102页
  二、 构建模型第102-104页
 第二节 数据处理及说明第104-108页
 第三节 协同效应分析第108-109页
 第四节 FDI溢出效应协整分析第109-115页
  一、 数据平稳性检测第109-110页
  二、 协整分析第110-115页
 第五节 FDI溢出效应VAR模型分析第115-120页
  一、 VAR模型的建立与估算第115-117页
  二、 VAR模型的AR根模检验第117-118页
  三、 脉冲响应分析第118-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21-133页
 第一节 “市场换技术”策略分析主要结论第121-123页
  一、 “市场换技术”政策历程析的结论第121-122页
  二、 国别汽车产业政策对比分析的结论第122页
  三、 对中国“市场换技术”政策计量分析的结论第122-123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123-133页
  一、 革新“市场换技术”政策、发挥市场优势第123-124页
  二、 营造良好汽车产业环境、保护民族汽车产业第124-126页
  三、 促进我国汽车产业链整合与升级第126-128页
  四、 建立健全的汽车金融体系第128-130页
  五、 增加对汽车业核心技术领域研发的支持第130-131页
  六、 积极鼓励国内汽车企业“走出去”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7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47-148页
后记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心滩守护工程影响航道水沙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e-航海中的动态信息服务若干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