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

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21页
第1章 绪论第21-62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21-28页
     ·选题背景第21-27页
     ·选题意义第27-28页
   ·问题的提出第28-30页
     ·客观地认识美国资产证券化第28页
     ·系统研究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动态变化第28-29页
     ·探讨理性发展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相关问题第29-30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30-54页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31-40页
     ·国外主要研究视角分析第40-46页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46-52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析第52-54页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第54-56页
     ·研究目标第54-55页
     ·主要内容第55-56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56-60页
     ·研究思路第56-59页
     ·研究方法第59-60页
   ·创新与不足第60-62页
     ·创新之处第60-61页
     ·不足之处第61-62页
第2章 资产证券化及其相关理论第62-87页
   ·资产证券化的一般分析第62-79页
     ·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及特征第62-65页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第65-67页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第67-73页
     ·资产证券化的一般运作流程第73-77页
     ·资产证券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意义第77-79页
   ·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第79-84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79-81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81-83页
     ·制度经济学理论第83-84页
   ·本章小结第84-87页
第3章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产生与发展第87-124页
   ·美国资产证券化产生的背景及动因第87-90页
     ·产生背景第87-88页
     ·动因分析第88-90页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第90-123页
     ·萌芽阶段第90-94页
     ·形成与发展阶段第94-103页
     ·创新与全面发展阶段第103-119页
     ·稳定发展阶段第119-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第4章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及其特点第124-163页
   ·美国独特的资产池构造机制第125-139页
     ·基础资产选择多元化第126-132页
     ·次级基础资产备受青睐第132-133页
     ·结构创新不断第133-139页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机制第139-146页
     ·资产转移的真实销售第140-142页
     ·SPV 的破产隔离第142-143页
     ·隔离制度评析第143-146页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机制第146-150页
     ·信用增级的意义第146-147页
     ·信用增级的一般做法第147-148页
     ·次贷危机后信用增级第148-150页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级机制第150-157页
     ·信用评级机制的内容及意义第150-152页
     ·信用评级机制存在的问题第152-155页
     ·次贷危机前后的信用评级机制第155-157页
   ·美国政府的担保机制及新型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第157-161页
     ·政府的担保机制第157-160页
     ·新型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第160-161页
   ·本章小结第161-163页
第5章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模式及制度安排第163-195页
   ·美国相关法律和监管体系对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影响第164-168页
     ·美国法律制度体系促进证券化创新第164-166页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对证券化风险的控制第166-168页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模式第168-184页
     ·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原则与内容第168-169页
     ·IMF 金融稳定相关监管建议第169-171页
     ·新巴塞尔协议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第171-175页
     ·次贷危机以前美国资产证券化监管评析第175-176页
     ·次贷危机以后美国资产证券化监管改革第176-181页
     ·美国资产证券化监管新框架第181-184页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相关制度安排第184-193页
     ·美国资产证券化制度演变分析第184-186页
     ·法律制度第186-188页
     ·会计制度第188-191页
     ·税收制度第191-193页
   ·本章小结第193-195页
第6章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评析第195-206页
   ·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程度的评析第195-198页
     ·资产证券化将呈现新一轮的快速发展第196页
     ·适时调整结构和运行方式第196-198页
     ·管理机构职能较为全面第198页
   ·次贷危机前美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分析第198-201页
     ·资产证券化链条复杂第199-200页
     ·资产证券化涉及主体过多第200页
     ·监管不完全到位第200-201页
   ·次贷危机后美国资产证券化的改进及其效果分析第201-203页
     ·对美联储改进措施的效果分析第201-203页
     ·对金融市场及金融体系变化的分析第203页
   ·美国资产证券化经验的总结第203-206页
第7章 美国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启示第206-237页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06-221页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第206-219页
     ·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第219-221页
   ·中美资产证券化的比较分析第221-224页
     ·资产证券化程度的比较第222页
     ·证券化资产种类及运行机制的比较第222-224页
   ·美国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启示第224-237页
     ·推进 MBS 及扩展基础资产范围第224-227页
     ·实现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第227-232页
     ·完善监管框架和制度安排第232-233页
     ·谨慎推行结构创新及加强资产表外化处理第233-234页
     ·注重本土化市场培育第234-235页
     ·加强风险评估与防范第235-237页
第8章 结论第237-241页
参考文献第241-2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53-254页
致谢第254-255页

论文共2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金融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美国金融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