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格达奇区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外地热资源研究利用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地热资源研究利用现状 | 第11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 | 第14-20页 |
|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 第14页 |
| ·自然地理环境 | 第14-15页 |
| ·气象 | 第14页 |
| ·水文 | 第14-15页 |
| ·地形地貌 | 第15页 |
| ·社会经济 | 第15-16页 |
| ·地质条件 | 第16页 |
| ·地质构造 | 第16页 |
| ·地层岩性 | 第16页 |
|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16-20页 |
| ·地下水形成条件与赋存规律 | 第16-17页 |
| ·含水岩组特征 | 第17页 |
| ·地下水径流对地温场的影响 | 第17-20页 |
| 第三章 数据采集及技术方法 | 第20-38页 |
| ·收集资料 | 第20页 |
| ·地面调查 | 第20页 |
| ·地球物理勘探 | 第20-22页 |
| ·钻探 | 第22页 |
| ·现场试验 | 第22-33页 |
| ·抽水试验 | 第22-25页 |
| ·回灌试验 | 第25-27页 |
| ·现场测温试验 | 第27-30页 |
| ·地埋管换热现场测试 | 第30-33页 |
| ·地下水动态监测 | 第33页 |
| ·采样及测试 | 第33-36页 |
| ·地下水全分析测试 | 第33-34页 |
| ·岩土体取样测试分析 | 第34-36页 |
| ·测量 | 第36页 |
| ·地下温度场的模拟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浅层地热能资源区划 | 第38-42页 |
| ·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分区 | 第38-39页 |
| ·分区原则 | 第38页 |
| ·分区依据 | 第38页 |
| ·评价方法 | 第38-39页 |
| ·地下水换热系统适宜性区划分 | 第39-40页 |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9页 |
| ·综合评价 | 第39-40页 |
| ·地埋管换热适宜性区划分 | 第40-41页 |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40页 |
| ·综合评价 | 第40-41页 |
| ·浅层地温能适宜性分区结果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 | 第42-54页 |
| ·评价内容和评价深度 | 第42页 |
| ·浅层地热能资源量计算 | 第42-47页 |
| ·计算方法 | 第42-44页 |
| ·浅层地热能计算参数的获取 | 第44-45页 |
| ·浅层地热能可利用量计算 | 第45-47页 |
| ·浅层地热能储量计算 | 第47页 |
| ·浅层地热能开采潜力评价 | 第47页 |
| ·计算方法评述 | 第47-48页 |
| ·浅层地热能资源可利用量计算 | 第47-48页 |
| ·浅层地热能热储量计算 | 第48页 |
| ·环境评价 | 第48-49页 |
| ·浅层地热能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 第48-49页 |
| ·防治浅层地热能源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的措施 | 第49页 |
| ·经济评价 | 第49-54页 |
| 第六章 浅层地热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 第54-65页 |
| ·地下水换热系统适宜区地热能合理开发利用 | 第54-64页 |
| ·地下水换热系统适宜和较适宜区回灌能力分析 | 第54页 |
| ·地下水换热系统适宜区和较适宜区水热运移模型分析 | 第54-64页 |
| ·群井抽灌系统数值模型 | 第55-59页 |
| ·地下冷岛对抽水井和回灌井影响 | 第59-64页 |
| ·地埋管适宜区地热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 第64-65页 |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页 |
| ·建议 | 第65-67页 |
| ·施工中以及系统运行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65-66页 |
| ·开发利用与政策支持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