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9页 |
| ·选题缘由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8-10页 |
|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 ·本文对于情感隐喻的界定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西方隐喻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 ·国内隐喻研究概况 | 第11页 |
| ·有关情感隐喻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 ·理论支撑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理论支撑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研究意义和研究范围 | 第13-19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范围 | 第14-19页 |
| 2 《河岸》和《東慶寺花たょり》中的情感实体隐喻对比研究 | 第19-35页 |
| ·自然环境相关的实体隐喻对比研究 | 第20-24页 |
| ·自然环境相关的的实体隐喻源域对比研究 | 第20-23页 |
| ·自然环境相关的的实体隐喻目标域对比研究 | 第23-24页 |
| ·人影响世界的实体隐喻对比研究 | 第24-28页 |
| ·人影响世界的实体隐喻源域对比研究 | 第24-27页 |
| ·人影响世界的实体隐喻目标域对比研究 | 第27-28页 |
| ·与人体密切相关的实体隐喻对比研究 | 第28-33页 |
| ·与人体密切相关的实体隐喻源域对比研究 | 第30-32页 |
| ·与人体密切相关的实体隐喻目标域对比研究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5页 |
| 3 《河岸》和《東慶寺花たょり》中的情感空间隐喻对比研究 | 第35-51页 |
| ·“上-下”空间对比研究 | 第36-40页 |
| ·“上-下”空间源域对比研究 | 第36-39页 |
| ·“上-下”空间目标域对比研究 | 第39-40页 |
| ·“高-低”空间对比研究 | 第40-43页 |
| ·“高-低”空间源域对比研究 | 第41-42页 |
| ·“高-低”空间目标域对比研究 | 第42-43页 |
| ·“深-浅”空间对比研究 | 第43-46页 |
| ·“深-浅”空间源域对比研究 | 第44-46页 |
| ·“深-浅”空间目标域对比研究 | 第46页 |
| ·“沉-浮”空间对比研究 | 第46-49页 |
| ·“沉-浮”空间源域对比研究 | 第47-48页 |
| ·“沉-浮”空间目标域对比研究 | 第48-49页 |
| ·小结 | 第49-51页 |
| 4 《河岸》和《東慶寺花たょり》中的情感结构隐喻对比研究 | 第51-62页 |
| ·“情感产生是战争”结构对比研究 | 第52-56页 |
| ·“情感产生是战争”结构的源域对比研究 | 第52-55页 |
| ·“情感产生是战争”结构的目标域对比研究 | 第55-56页 |
| ·“情感变化是天气变化”结构对比研究 | 第56-59页 |
| ·“情感变化是天气变化”结构的源域对比研究 | 第56-58页 |
| ·“情感变化是天气变化”结构的目标域对比研究 | 第58-59页 |
| ·小结 | 第59-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