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 ·国外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2章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5-19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 ·农村社区 | 第15页 |
| ·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 | 第15页 |
| ·居家养老服务 | 第15-16页 |
|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 ·福利多元理论 | 第16-17页 |
| ·社会嵌入理论 | 第17页 |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7-18页 |
| ·小结 | 第18-19页 |
| 第3章 我国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19-26页 |
| ·我国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 ·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 第19页 |
| ·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迫切 | 第19-20页 |
| ·农村现有养老方式面临挑战 | 第20-21页 |
| ·我国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可行性 | 第21-24页 |
| ·财政能力分析 | 第21-22页 |
| ·政策环境分析 | 第22-23页 |
| ·农民经济收入水平分析 | 第23页 |
| ·文化传统的可接受性分析 | 第23-24页 |
| ·服务人员储备分析 | 第24页 |
| ·小结 | 第24-26页 |
| 第4章 我国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4页 |
| ·我国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 | 第26-29页 |
| ·宁波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实践 | 第26-27页 |
| ·青岛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实践 | 第27-28页 |
| ·吉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实践 | 第28-29页 |
| ·我国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 ·服务资金严重不足 | 第30页 |
| ·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完善 | 第30-31页 |
| ·服务队伍专业人才缺乏 | 第31-32页 |
| ·服务基础设施不足 | 第32页 |
| ·责任主体与服务对象观念落后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5章 国外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及启示 | 第34-41页 |
| ·国外典型居家养老服务实践 | 第34-39页 |
| ·英国的居家养老服务 | 第34-36页 |
| ·美国的居家养老服务 | 第36-37页 |
| ·新加坡的居家养老服务 | 第37-39页 |
| ·国外居家养老服务的启示 | 第39-40页 |
| ·明确的政府职能定位 | 第39页 |
| ·多渠道的资金来源 | 第39页 |
|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39-40页 |
| ·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与稳定的志愿者队伍 | 第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6章 我国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41-49页 |
| ·我国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原则 | 第41-42页 |
| ·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 第41页 |
| ·政府主导与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相结合原则 | 第41-42页 |
| ·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原则 | 第42页 |
| ·逐步推进原则 | 第42页 |
| ·我国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42-48页 |
| ·建立服务资金支持制度 | 第42-43页 |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 第43-44页 |
| ·建立规范的服务队伍 | 第44-46页 |
| ·加强服务基础设施与服务内容供给 | 第46-47页 |
| ·加大对责任主体与服务对象的思想引导 | 第47页 |
| ·建立服务评估反馈与监督机制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