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能源危机与可再生能源 | 第8-9页 |
·太阳能的特点与开发利用 | 第9-10页 |
·光伏发电发展背景与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 第10-11页 |
·国内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 第11-12页 |
·光伏 MPPT 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光伏系统 MPPT 控制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光伏系统 MPPT 控制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第14-16页 |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光伏发电系统 | 第16-21页 |
·光伏发电系统的简述 | 第16-17页 |
·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 | 第17页 |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及其分类 | 第17-20页 |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 第17-18页 |
·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 第18-20页 |
·带有 MPPT 功能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光伏阵列特性及其模型仿真 | 第21-37页 |
·硅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及其特性 | 第21-24页 |
·同质结太阳能电池理论 | 第21-23页 |
·硅太阳能电池特性 | 第23-24页 |
·光伏阵列的内部等效电路分析 | 第24-27页 |
·光伏阵列的数学模型 | 第24-26页 |
·光伏阵列的四参数工程模型 | 第26-27页 |
·光伏阵列的仿真模型 | 第27-29页 |
·光伏阵列仿真模型特性分析 | 第29-32页 |
·DC-DC 变换器建模与仿真 | 第32-37页 |
·常用的几种 DC-DC 变换器简介 | 第32-35页 |
·建立 BOOST 变换器的仿真模型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研究 | 第37-50页 |
·MPPT 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37-40页 |
·常用的几种 MPPT 控制方法 | 第40-45页 |
·固定电压法(恒压法) | 第40-41页 |
·扰动观察法 | 第41-43页 |
·电导增量法 | 第43-45页 |
·几种改进型算法的提出 | 第45-50页 |
·自适应步长扰动观察法的提出 | 第45-47页 |
·自适应步长电导增量法的提出 | 第47-48页 |
·固定电压法启动的自适应步长法的提出 | 第48-50页 |
第五章 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50-61页 |
·扰动观察法及其改进算法 MPPT 仿真分析 | 第50-52页 |
·扰动观察法 MPPT 仿真分析 | 第50-51页 |
·自适应步长扰动观察法 MPPT 仿真分析 | 第51页 |
·固定电压法启动的自适应步长扰动观察法 MPPT 仿真分析 | 第51-52页 |
·电导增量法及其改进算法 MPPT 仿真分析 | 第52-54页 |
·电导增量法 MPPT 仿真分析 | 第52-53页 |
·自适应步长电导增量法 MPPT 仿真分析 | 第53-54页 |
·固定电压法启动的自适应步长电导增量法 MPPT 仿真分析 | 第54页 |
·新型算法的 MPPT 仿真分析 | 第54-55页 |
·几种算法的 MPPT 仿真结果比较及其分析 | 第55-58页 |
·扰动观察法及其改进型算法的 MPPT 仿真结果比较 | 第55-56页 |
·电导增量法及其改进型的 MPPT 仿真结果比较 | 第56页 |
·扰动观察法和电导增量法的改进型 MPPT 仿真结果比较 | 第56-57页 |
·结合法与扰动观察法的改进型 MPPT 仿真结果比较 | 第57-58页 |
·几种方法实现的乌鲁木齐某天的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第58-60页 |
·本章总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总结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