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缘由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本文创新 | 第13-14页 |
·存疑与未来的研究空间 | 第14-16页 |
2. 英租时期威海卫报纸概况 | 第16-24页 |
·英国租占威海卫历史 | 第16-19页 |
·英租时期威海卫社会概况 | 第19-21页 |
·"偏处一隅"的殖民地报纸 | 第21-24页 |
3. 《威海卫琴报》研究 | 第24-81页 |
·威海历史上第一份报纸——《威海卫琴报》 | 第24-33页 |
·《威海卫琴报》创办背景 | 第24-26页 |
·出版与发行 | 第26-29页 |
·宗旨和性质:英国人在威海卫的社区报 | 第29-31页 |
·《威海卫琴报》的内容构成 | 第31-33页 |
·内容分析Ⅰ:《威海卫琴报》的新闻报道 | 第33-44页 |
·新闻报道的主要来源 | 第33-36页 |
·各类新闻 | 第36-44页 |
·内容分析Ⅱ:《威海卫琴报》的社论、副刊性文字及广告 | 第44-53页 |
·社论 | 第44-48页 |
·副刊性文字 | 第48-52页 |
·广告 | 第52-53页 |
·内容分析Ⅲ:《威海卫琴报》的特色内容 | 第53-75页 |
·体育报道 | 第53-66页 |
·服务性信息 | 第66-70页 |
·读者来信 | 第70-75页 |
·《威海卫琴报》的停刊 | 第75-81页 |
4. 《威海午报》研究 | 第81-120页 |
·威海历史上第一份有影响力的中文报纸——《威海午报》 | 第81-90页 |
·创刊背景 | 第81-82页 |
·创刊宗旨 | 第82-85页 |
·《威海午报》的形态研究 | 第85-89页 |
·《威海午报》的经营 | 第89-90页 |
·内容分析Ⅰ:《威海午报》社会新闻研究 | 第90-103页 |
·《威海午报》的新闻报道 | 第90-94页 |
·社会新闻 | 第94-103页 |
·内容分析Ⅱ:《威海午报》的言论及其它 | 第103-114页 |
·言论 | 第103-108页 |
·副刊性文字 | 第108-111页 |
·广告 | 第111-114页 |
·《威海午报》与庄士敦、骆克哈特 | 第114-118页 |
·《威海午报》的历史地位 | 第118-120页 |
结语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3页 |
致谢 | 第123-12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25-12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