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服务器集群 | 第11-12页 |
·负载均衡技术 | 第12-13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章节组织 | 第14-15页 |
第2章 服务器集群技术 | 第15-22页 |
·服务器集群的概念 | 第15-16页 |
·服务器集群的特点 | 第16-17页 |
·服务器集群的类别 | 第17-18页 |
·高可用性集群 | 第17-18页 |
·高可扩展性集群 | 第18页 |
·超级计算机集群 | 第18页 |
·几种常用集群系统 | 第18-20页 |
·MOSIX集群 | 第19页 |
·Microsoft集群 | 第19页 |
·LVS集群 | 第19-20页 |
·服务器集群的性能指标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负载均衡技术 | 第22-41页 |
·负载均衡技术原理 | 第22-23页 |
·负载均衡的技术特点 | 第23-24页 |
·负载均衡的优势 | 第24页 |
·典型的负载均衡技术 | 第24-29页 |
·基于域名系统的负载均衡 | 第24-25页 |
·基于客户端的负载均衡 | 第25-26页 |
·基于应用层的负载均衡 | 第26页 |
·基于IP层的负载均衡 | 第26-29页 |
·基于TCP层的负载均衡 | 第29页 |
·各负载均衡技术比较 | 第29页 |
·负载均衡算法 | 第29-37页 |
·静态负载均衡算法 | 第30-34页 |
·动态负载均衡算法 | 第34-37页 |
·负载均衡使用的协议及工具 | 第37-39页 |
·SNMP协议简介 | 第37页 |
·SNMP的工作原理 | 第37-38页 |
·MRTG简介 | 第38-39页 |
·负载均衡的性能指标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基于动态反馈的加权最小连接数服务器负载均衡算法 | 第41-53页 |
·加权最小连接数调度算法 | 第41-43页 |
·改进算法的设计思想 | 第43-44页 |
·改进算法流程 | 第44-45页 |
·改进算法设计分析 | 第45-47页 |
·算法正确性分析 | 第45页 |
·算法完整性分析 | 第45-46页 |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46-47页 |
·改进算法的性能指标及参数计算 | 第47-48页 |
·算法性能指标 | 第47页 |
·参数计算 | 第47-48页 |
·系统模块设计 | 第48-52页 |
·客户端发包模块 | 第48-49页 |
·负载均衡器监听客户端模块 | 第49-51页 |
·服务器性能监测模块 | 第51-52页 |
·负载分发模块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实验及结果评估 | 第53-65页 |
·实验环境 | 第53页 |
·实验方案 | 第53-58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8-64页 |
·系统平均性能分析 | 第58-60页 |
·系统实时性能分析 | 第60-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总结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