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问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电压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和现状 | 第11-12页 |
| ·提高电压稳定性的常用措施简述 | 第12-13页 |
| ·TCSC研究现状及应用实例 | 第13-14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2章 区域电网电压稳定机理分析 | 第15-27页 |
| ·电压稳定性的定义及分析模型 | 第15-17页 |
| ·电压稳定性的定义 | 第15-16页 |
| ·电压稳定性模型 | 第16-17页 |
| ·系统受端电压稳定性分析 | 第17-18页 |
| ·纯电阻电路电压稳定性分析 | 第17-18页 |
| ·交流电路电压稳定性分析 | 第18页 |
| ·暂态电压失稳机理分析 | 第18-23页 |
| ·输电网络输送能力限制 | 第19-21页 |
| ·负荷动态特性影响 | 第21-22页 |
| ·受端系统电压支撑不足 | 第22-23页 |
| ·湖南电网电压稳定水平分析 | 第23-26页 |
| ·负荷水平对湘南电网电压稳定水平影响 | 第23-24页 |
| ·负荷模型对湘南电网电压稳定水平影响 | 第24-25页 |
| ·故障切除时间对湘南电网电压稳定水平影响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TCSC)及其特性 | 第27-38页 |
| ·TCSC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 第27-31页 |
| ·TCSC的基本结构 | 第27-29页 |
| ·TCSC的基本原理 | 第29-31页 |
| ·TCSC的控制模式 | 第31-34页 |
| ·开环控制 | 第31-32页 |
| ·闭环控制 | 第32-34页 |
| ·TCSC的仿真模型 | 第34-37页 |
| ·TCSC的潮流稳态模型 | 第34-35页 |
| ·TCSC的机电暂态模型 | 第35-37页 |
| ·针对湖南电网电压稳定问题的TCSC参数情况 | 第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TCSC对受端系统静态电压控制机理分析 | 第38-44页 |
| ·串、并联补偿对受端电压控制效果分析 | 第38-41页 |
| ·无补偿时受端系统电压情况分析 | 第38-39页 |
| ·串联补偿对受端系统电压控制分析 | 第39-40页 |
| ·并联补偿对受端系统电压控制分析 | 第40-41页 |
| ·TCSC对静态电压稳定性提高作用分析 | 第41-42页 |
| ·算例比较与分析 | 第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5章 TCSC对受端系统暂态电压稳定问题改善分析 | 第44-54页 |
| ·TCSC暂态数学模型 | 第44-46页 |
| ·TCSC对暂态电压稳定性改善仿真分析 | 第46-53页 |
| ·仿真分析系统模型及研究原则 | 第46-47页 |
| ·湘南电网暂态电压稳定问题仿真分析 | 第47-50页 |
| ·TCSC对湘南电网暂态电压稳定仿真效果分析 | 第50-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54页 |
| ·有待进一步展开的工作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