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 第10-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3-15页 |
2 全面收益会计的演进历程和基础理论 | 第15-28页 |
·全面收益观在国内外准则中的演进历程 | 第15-22页 |
·美国——FAS130《报告全面收益》 | 第15-17页 |
·英国——FRS3《报告财务业绩》 | 第17-20页 |
·国际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列报 | 第20页 |
·我国的全面收益发展情况 | 第20-22页 |
·全面收益会计的基础理论 | 第22-28页 |
·全面收益的涵义和特点 | 第22-24页 |
·全面收益的组成内容 | 第24-25页 |
·全面收益的确认 | 第25-26页 |
·全面收益的计量方式 | 第26-28页 |
3 全面收益报告的主要模式及其与传统财务报告的比较 | 第28-39页 |
·全面收益的不同呈报模式 | 第28-32页 |
·单表法——净收益下扩展全面收益方式 | 第28-29页 |
·两表法——除传统报表外在列示一张全面收益表 | 第29-30页 |
·权益变动表法——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列示 | 第30-31页 |
·全面收益的“彩色报告模式” | 第31-32页 |
·不同全面收益报告模式的比较 | 第32-35页 |
·共同点 | 第32-34页 |
·不同点 | 第34-35页 |
·全面收益报告与传统财务报告的对比 | 第35-39页 |
·财务报告观念的比较(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 | 第36-37页 |
·财务报告内容的变化 | 第37-39页 |
4 全面收益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 第39-45页 |
·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三号》看全面收益在我国的应用 | 第39-41页 |
·在债务重组会计处理中的应用 | 第41-42页 |
·在企业接受捐赠会计处理中的应用 | 第42页 |
·在所得税准则中的应用 | 第42-44页 |
·其他能体现全面收益观具体应用的会计准则 | 第44-45页 |
5 全面收益会计在我国应用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 第45-51页 |
·我国实行全面收益的意义 | 第45-48页 |
·更加全面的反映会计信息,给投资者一剂安心针 | 第45-46页 |
·减少利润操纵,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监督手段 | 第46页 |
·有助于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等相关难题 | 第46-47页 |
·有利于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 | 第47-48页 |
·全面收益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48-51页 |
·公允价值在实际运用中的困境 | 第48-49页 |
·新列报方式的不足之处 | 第49-50页 |
·缺乏对全面收益报告的有力监管机构和相关高素质人才 | 第50-51页 |
6 全面收益会计在我国应用的建议和展望 | 第51-61页 |
·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现阶段应用的建议 | 第51-53页 |
·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杜绝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 | 第51-52页 |
·制定合适的全面收益准则,规范全面收益会计项目 | 第52页 |
·发挥财务报表审计作用,培养高素质财务人员 | 第52-53页 |
·我国现阶段在全面收益观上跟进国际会计准则应持保守态度 | 第53-57页 |
·我国在全面收益观上不能盲从追风 | 第53-54页 |
·在保持报表种类不变的情况下,对企业境外上市的考虑 | 第54-57页 |
·探讨适合未来我国的全面收益报告模型 | 第57-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