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1. 绪论 | 第13-24页 |
·Ad Hoc网络概述 | 第13-17页 |
·Ad Hoc网络概念和特点 | 第13-14页 |
·Ad Hoc网络应用领域 | 第14-15页 |
·Ad Hoc网络研究领域介绍 | 第15-17页 |
·Ad Hoc网络安全问题 | 第17-19页 |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9-21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课题来源 | 第22页 |
·文章结构 | 第22-24页 |
2. 基于零知识证明的匿名路由协议 | 第24-54页 |
·引言 | 第24-25页 |
·Ad Hoc网络匿名路由研究现状 | 第25-30页 |
·传统网络中的匿名路由技术 | 第25-26页 |
·Ad Hoc网络中典型的匿名路由协议 | 第26-30页 |
·零知识验证协议及陷门构造方案 | 第30-34页 |
·零知识证明介绍 | 第30-32页 |
·零知识验证协议 | 第32-33页 |
·零知识验证协议的分析 | 第33页 |
·基于零知识验证协议的陷门构造方案 | 第33-34页 |
·网络攻击模型介绍及假设 | 第34-35页 |
·网络模型及假设 | 第34页 |
·网络攻击模型 | 第34-35页 |
·基于零知识证明的匿名路由协议 | 第35-40页 |
·ARZ协议描述 | 第35-38页 |
·ARZ协议分析 | 第38-40页 |
·基于零知识证明的匿名路由协议的改进 | 第40-46页 |
·ERAP协议描述 | 第41-45页 |
·ERAP协议分析 | 第45-46页 |
·路由协议仿真试验 | 第46-53页 |
·能量消耗对比 | 第47-51页 |
·路由建立时延对比 | 第51页 |
·数据包成功率 | 第51-52页 |
·控制包比例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3. 基于双线性对的匿名路由协议 | 第54-68页 |
·引言 | 第54页 |
·基于双线性对的匿名密钥协商 | 第54-57页 |
·双线性对介绍 | 第54-56页 |
·匿名密钥协商 | 第56页 |
·协议分析 | 第56-57页 |
·匿名路由协议 | 第57-60页 |
·路由请求阶段 | 第58页 |
·路由应答阶段 | 第58-59页 |
·数据传输阶段 | 第59-60页 |
·协议分析 | 第60-63页 |
·低能耗、低时延分析 | 第60-62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62-63页 |
·仿真实验 | 第63-67页 |
·能量消耗对比 | 第63-66页 |
·路由建立时延对比 | 第66页 |
·数据包成功率 | 第66-67页 |
·控制包比例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4. 无可信中心的门限追踪Ad Hoc网络匿名认证 | 第68-80页 |
·引言 | 第68页 |
·匿名认证研究现状 | 第68-70页 |
·无可信中心的门限追踪匿名认证模型及安全要求 | 第70-71页 |
·相关技术介绍 | 第71-74页 |
·假设 | 第71页 |
·群签名算法介绍 | 第71-73页 |
·秘密共享 | 第73-74页 |
·匿名认证协议 | 第74-77页 |
·系统初始化 | 第74-75页 |
·匿名认证过程 | 第75-76页 |
·示证者身份追踪算法 | 第76页 |
·节点加入算法 | 第76页 |
·节点吊销算法 | 第76-77页 |
·协议分析 | 第77-78页 |
·协议性质分析 | 第77-78页 |
·匿名认证阶段计算量分析 | 第78页 |
·建立可检测秘密共享方案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5. 自组织的Ad Hoc网络密钥管理方案 | 第80-95页 |
·引言 | 第80-81页 |
·Ad Hoc网络公钥管理研究现状 | 第81-88页 |
·Ad Hoc网络密钥管理方案综述 | 第81-82页 |
·典型的Ad Hoc网络密钥管理方案 | 第82-88页 |
·自组织的Ad Hoc网络密钥管理方案 | 第88-90页 |
·身份识别协议介绍 | 第88-89页 |
·网络地址管理 | 第89页 |
·系统初始阶段 | 第89页 |
·公钥验证协议 | 第89页 |
·协议正确性分析 | 第89-90页 |
·密钥更新及可扩展性讨论 | 第90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90页 |
·性能分析 | 第90-91页 |
·低通信量 | 第90-91页 |
·高可靠性 | 第91页 |
·健壮性强 | 第91页 |
·仿真实验 | 第91-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95-97页 |
·论文总结 | 第95-96页 |
·进一步工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7页 |
附录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