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论文--图书馆学论文--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论文

RFID智能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国内外进展第10-13页
     ·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国内进展情况第10-11页
     ·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国外进展情况第11-13页
   ·国内RFID智能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13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内容安排第13-15页
第二章 自助借还系统硬件架构设计第15-34页
   ·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总体需求分析第15-16页
   ·RFID智能图书馆子系统分析第16-26页
     ·柜台工作站分析第16-18页
     ·编日工作站分析第18页
     ·图书安全监测门分析第18-19页
     ·图书整架车分析第19-20页
     ·智能书架分析第20-21页
     ·自助借还系统分析第21-25页
     ·数据库分析第25-26页
   ·RFID自助借还系统硬件架构设计与选型第26-34页
     ·图书标签频段选择第26-28页
     ·读者服务机硬件架构设计第28-29页
     ·自助借还机硬件架构设计第29页
     ·二十四小时还书机硬件架构设计第29-30页
     ·硬件选型第30-34页
第三章 自助借还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第34-74页
   ·系统总体架构选择第34页
   ·软件模块化设计第34-47页
     ·设备管理程序设计第35-42页
     ·网络通信第42-47页
   ·模块化测试第47-51页
     ·超高频读写器控制测试第47-48页
     ·高频读写器控制测试第48页
     ·音频提示管理测试第48-49页
     ·摄像机管理程序测试第49-51页
   ·自助借还系统程序设计与实现第51-64页
     ·读者服务机程序设计与实现第51-53页
     ·自助借还机程序设计与实现第53-62页
     ·二十四小时还书机程序设计与实现第62-64页
   ·自助借还系统功能测试第64-73页
     ·读者服务机功能测试第65-69页
     ·图书自助借还机功能测试第69-72页
     ·二十四小时还书机功能测试第72-73页
   ·自助借还系统样机第73-74页
第四章 大量标签无漏识别的设计与实现第74-82页
   ·应用背景与测试环境第74-76页
     ·应用背景第74页
     ·测试环境第74-76页
   ·标签漏识原因分析第76-78页
     ·超高频读写器命令分析第76-77页
     ·漏识原因分析第77-78页
   ·无漏识别的实现与测试第78-82页
     ·二百张标签的无漏识别实现与测试第78-80页
     ·四百张标签的无漏识别探究第80-8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相干光通信链路外差接收技术研究
下一篇:即时通信系统内容过滤和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