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插图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8-9页 |
二、《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插图系统梳理 | 第9-12页 |
三、《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插图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插图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物质与享受: 《金瓶梅》插图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 | 第14-21页 |
第一节 经济文化基础:晚明享乐风俗与物欲追求风尚 | 第14-17页 |
一、晚明经济发展与市民文化 | 第14-15页 |
二、晚明思想解放及物欲追求 | 第15-16页 |
三、社会性观念和风气的转变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技术支持:晚明版画技术的发展与繁荣 | 第17-21页 |
一、晚明古籍版画插图发展概况 | 第17-19页 |
二、徽派版画的发展与特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图像叙事: 《金瓶梅》插图对文本的再现与增值 | 第21-35页 |
第一节 对文本精巧而准确的再现 | 第21-29页 |
一、生动自然的写实再现 | 第21-25页 |
二、耐人寻味的意境营造 | 第25-29页 |
第二节 对文本的重构与增值 | 第29-35页 |
一、时空重构:时间空间的融合 | 第29-31页 |
二、程式化象征:对形式规律的运用 | 第31-35页 |
第三章 图像批评: 《金瓶梅》插图对文本的补充与揭露 | 第35-51页 |
第一节 窥探类:插图对文本的想象与补充 | 第35-41页 |
一、窥探类插图表现形式:双重空间与封闭空间外化 | 第36-39页 |
二、窥探类插图第三方视角和对窥探者形象的补充 | 第39-41页 |
第二节 性爱描绘类:对社会性观念和风气的反映 | 第41-46页 |
一、性爱描绘插图与晚明春宫图 | 第42-44页 |
二、对晚明性观念和风气的反映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官场现形类:腐败官场文化的揭露 | 第46-51页 |
一、对官场腐败文化的无情揭露 | 第47-49页 |
二、无处不在的性:关于性贿赂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独特价值:《金瓶梅》插图的独特意义与价值 | 第51-57页 |
第一节 历史文献资料价值:对社会生活、风俗的展现 | 第51-55页 |
第二节 《金瓶梅》插图对晚明园林艺术的呈现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