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公共覆土建筑绿色设计策略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3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缘由 | 第10-13页 |
| ·气候问题 | 第10-11页 |
| ·资源问题 | 第11-12页 |
| ·现代建筑观 | 第12页 |
| ·覆土建筑实践 | 第12-13页 |
| ·相关研究成果 | 第13-18页 |
| ·理论研究成果 | 第13页 |
| ·覆土建筑历史源流 | 第13-17页 |
| ·公共覆土建筑发展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 ·公共覆土建筑可行性分析 | 第18-24页 |
| ·优劣性分析 | 第18-22页 |
| ·生态景观性分析 | 第22-23页 |
| ·绿色建筑标准评价体系对覆土建筑的推动 | 第23-24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 ·概念定义 | 第24-26页 |
| ·覆土建筑 地下建筑 生土建筑区别 | 第26页 |
| ·确定研究对象、研究范围 | 第26-29页 |
| ·公共覆土建筑的研究范围 | 第26-27页 |
| ·寒冷地区地域范围 | 第27-29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9-30页 |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30-31页 |
| ·研究框架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二章 寒冷地区公共覆土建筑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41页 |
| ·环境影响因素 | 第33-39页 |
| ·气候数据选取 | 第33-34页 |
| ·气候因素分析 | 第34-39页 |
| ·公共覆土建筑的社会影响因素 | 第39-40页 |
| ·审美因素评价相关标准 | 第39页 |
| ·对覆土建筑的审美因素评价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节地与室外环境保护 | 第41-57页 |
| ·室外环境 | 第41-42页 |
| ·噪声 | 第41-42页 |
| ·风环境 | 第42页 |
| ·场地的选择 | 第42-49页 |
| ·平地覆土建筑主要形式 | 第44-46页 |
| ·坡地上的覆土建筑形式 | 第46-47页 |
| ·山顶地覆土建筑主要形式 | 第47-49页 |
| ·覆土建筑入口形式 | 第49-51页 |
| ·覆土种植 | 第51-55页 |
| ·覆土绿化基本结构 | 第51-54页 |
| ·屋顶荷载造成屋顶形式的不同 | 第54-55页 |
| ·细部构造做法 | 第55页 |
| ·承重荷载与覆土厚度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四章 节能与能源利用 | 第57-71页 |
| ·土壤的储热 | 第57-59页 |
| ·有效体形系数小 | 第57-58页 |
| ·土壤热阻性能好 | 第58-59页 |
| ·土壤的厚度因素 | 第59-63页 |
| ·植物生长需求 | 第59页 |
| ·建筑对围护结构的热阻要求 | 第59-63页 |
| ·新能源的利用‐‐被动式太阳能设计 | 第63-67页 |
| ·直接受益式 | 第64-65页 |
| ·集热蓄热墙 | 第65页 |
| ·附加阳光间式 | 第65-67页 |
| ·对流环路式 | 第67页 |
| ·植物的温室效应 | 第67-68页 |
| ·实例分析 | 第68-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五章 改善室内环境 | 第71-90页 |
| ·选址 | 第72页 |
| ·自然通风 | 第72-79页 |
|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 第72-74页 |
|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 第74-75页 |
| ·风压和热压同时作用的自然通风 | 第75页 |
| ·机械辅助通风 | 第75页 |
| ·捕风帽辅助通风 | 第75-77页 |
| ·太阳能烟筒强化通风 | 第77页 |
| ·通风的方式 | 第77页 |
| ·通风技术优化组合 | 第77-79页 |
| ·解决潮湿问题 | 第79-81页 |
| ·被动式通风防潮 | 第79-80页 |
| ·干栏式覆土建筑防潮 | 第80-81页 |
| ·建筑采光 | 第81-85页 |
| ·下沉式庭院或者中庭采光 | 第81-82页 |
| ·带型天窗 | 第82页 |
| ·星点顶光天窗 | 第82页 |
| ·几何采光系统 | 第82-83页 |
| ·光导纤维引光系统 | 第83页 |
| ·实例分析 | 第83-85页 |
| ·掩土建筑的卫生状况 | 第85-86页 |
| ·舒适度考量 | 第86-89页 |
| ·舒适度概念引入 | 第86-87页 |
| ·基于焓湿图的舒适度分析 | 第87-89页 |
| ·小结 | 第89-90页 |
| 第六章 节水、节材与运营管理 | 第90-94页 |
| ·节水 | 第90-91页 |
| ·节材 | 第91页 |
| ·运营管理 | 第91-94页 |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第94-95页 |
| ·结论 | 第94页 |
| ·展望 | 第94页 |
| ·小结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 致谢 | 第97-98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