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信用评级机构概述 | 第13-18页 |
·“信用”的多角度解读 | 第13-14页 |
·信用评级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 第14-15页 |
·信用评级机构的特性与作用 | 第15-18页 |
·信用评级机构的特性 | 第15-16页 |
·信用评级机构的作用 | 第16-18页 |
第3章 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作用分析及国际社会对其法律规制 | 第18-29页 |
·次贷危机的概况 | 第18-20页 |
·次贷业务的兴起 | 第18-19页 |
·次贷业务中的信用评级机构 | 第19页 |
·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蔓延 | 第19-20页 |
·对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所起作用的检讨 | 第20-23页 |
·危机前期信用评级机构缺少预警机制 | 第20页 |
·危机之初信用评级机构扩大次贷风险 | 第20-21页 |
·信用评级机构功能失常分析 | 第21-23页 |
·国际社会对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规制 | 第23-26页 |
·美国 | 第23-24页 |
·英国 | 第24-25页 |
·欧盟 | 第25-26页 |
·国际证监会组织 | 第26页 |
·美国、欧盟与国际证监会对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规制比较 | 第26-29页 |
·在评级发行方面 | 第27页 |
·在信息披露方面 | 第27页 |
·有关检讨制度方面 | 第27-28页 |
·在防范利益冲突方面 | 第28-29页 |
第4章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与法律规制比较分析 | 第29-37页 |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及所存在问题的比较分析 | 第29-33页 |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概况 | 第29-31页 |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与美国评级机构所存在问题的比较分析 | 第31-33页 |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规制的比较分析 | 第33-37页 |
·市场准入方面的比较 | 第33-34页 |
·业务规范方面的比较 | 第34-36页 |
·法律责任方面的比较 | 第36-37页 |
第5章 完善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规制对策 | 第37-44页 |
·法律规制对策的理论基础 | 第37-39页 |
·市场失灵 | 第37-38页 |
·政府失灵 | 第38-39页 |
·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规制对策 | 第39-44页 |
·建立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39-40页 |
·完善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 | 第40-41页 |
·完善信用评级机构的业务规范 | 第41-42页 |
·完善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