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 第10页 |
| ·国内外M2M终端和终端管理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 第2章 M2M终端管理综述 | 第13-17页 |
| ·M2M终端管理现状 | 第13-15页 |
| ·基于SNMP协议和AT终端命令的管理平台 | 第13页 |
| ·基于OMA-DM协议的终端管理 | 第13-14页 |
| ·基于TR-069协议的终端管理 | 第14页 |
| ·OMA-DM协议和TR-069协议的异同点 | 第14-15页 |
| ·现有终端管理平台的不足 | 第15页 |
| ·如何对现有终端管理平台进行改造 | 第15-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3章 上海贝尔M2M终端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 第17-35页 |
| ·市场需求分析和行业发展的现状 | 第17-27页 |
| ·当前M2M设备管理策略 | 第17-21页 |
| ·各个厂家产品的竞争态势 | 第21-22页 |
| ·上海贝尔M2M终端管理平台的竞争优势 | 第22-23页 |
| ·基于OMA-DM协议的终端管理平台(MDM) | 第23-26页 |
| ·基于TR-069协议的固定终端管理平台(HDM) | 第26-27页 |
| ·基于多终端协议的M2M终端管理平台 | 第27页 |
| ·产品需求分析 | 第27-34页 |
| ·功能需求分析 | 第27-30页 |
| ·安全需求分析 | 第30页 |
| ·设备需求分析 | 第30-32页 |
| ·软件需求分析 | 第32-33页 |
| ·需求分析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4章 上海贝尔M2M终端管理平台架构设计 | 第35-47页 |
| ·平台设计思想 | 第35页 |
| ·平台逻辑结构的改进 | 第35-37页 |
| ·平台的设计方法 | 第37-38页 |
| ·平台的整体软件架构 | 第38-41页 |
| ·数据库改进设计 | 第41-43页 |
| ·设计概要 | 第42页 |
| ·数据库表关系图 | 第42-43页 |
| ·第三方API接口设计 | 第43-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5章 M2M终端管理平台功能实现 | 第47-71页 |
| ·平台的整体设计 | 第47-52页 |
| ·系统界面设计 | 第47-49页 |
| ·系统接口设计 | 第49-52页 |
|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2-70页 |
| ·终端基本状态维护模块实现 | 第52-59页 |
| ·MMV的实现 | 第59页 |
| ·M2M终端配置参数采集流程 | 第59-61页 |
| ·M2M终端配置参数设置流程 | 第61-62页 |
| ·固件包的更新流程 | 第62-64页 |
| ·应用软件管理流程 | 第64-66页 |
| ·终端安全管理流程 | 第66-68页 |
| ·终端远程诊断 | 第68-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6章 系统测试 | 第71-78页 |
| ·功能测试 | 第71-75页 |
| ·性能测试 | 第75-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8-79页 |
| ·结论 | 第78页 |
| ·展望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卷内备考表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