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3-23页 |
第一节 商标合理使用的概念及其合理性探源 | 第13-19页 |
一、商标合理使用的概念 | 第14-18页 |
二、商标合理使用的合理性探源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商标权合理使用制度与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19-21页 |
一、商标合理使用与著作权合理使用比较的目的 | 第19页 |
二、比较商标合理使用与著作权合理使用的结论 | 第19-21页 |
第三节 商标合理使用制度与商标在先使用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21-23页 |
一、两种制度的相同点 | 第21-22页 |
二、两种制度的不同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商标合理使用的类型分析 | 第23-39页 |
第一节 商标合理使用的分类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叙述性合理使用 | 第24-30页 |
一、叙述性合理使用的概念 | 第24-25页 |
二、各国对叙述性合理使用的立法考察及其评价 | 第25-27页 |
三、美国“叙述性合理使用”的司法实践与理论探讨 | 第27-29页 |
四、叙述性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指示性合理使用 | 第30-33页 |
一、指示性合理使用的内涵 | 第30-31页 |
二、叙述性合理使用与指示性合理使用的比较分析 | 第31-32页 |
三、美国在指示性合理使用制度中的司法实践和理论探索 | 第32-33页 |
第四节 比较广告 | 第33页 |
第五节 滑稽模仿 | 第33-39页 |
一、滑稽模仿的定义 | 第33-34页 |
二、商标滑稽模仿的渊源 | 第34页 |
三、商标滑稽模仿的理论支撑 | 第34-35页 |
四、商标领域的滑稽模仿与著作权领域的滑稽模仿的比较 | 第35-36页 |
五、商标滑稽模仿与商标侵权 | 第36-37页 |
六、商标滑稽模仿与商标淡化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我国有关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规定 | 第39-47页 |
第一节 我国叙述性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现状 | 第39-43页 |
一、立法现状 | 第39-40页 |
二、司法现状 | 第40-43页 |
第二节 我国指示性商标合理使用的现状 | 第43-47页 |
一、立法现状 | 第43-44页 |
二、司法现状 | 第44-47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建议 | 第47-52页 |
第一节 在我国确立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必要性 | 第47-49页 |
一、建构商标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理论渊源 | 第47-48页 |
二、设立商标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现实依据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完善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构思 | 第49-52页 |
一、我国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局限 | 第49-50页 |
二、我国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完善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