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自动测试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自动测试系统概述 | 第13-14页 |
·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历程 | 第14页 |
·第一代自动测试系统——专用型测试系统 | 第14页 |
·第二代自动测试系统——以台式仪器为主体 | 第14页 |
·第三代自动测试系统——以模块化虚拟仪器为主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研究的主要任务和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第18-25页 |
·系统的功能与要求 | 第18-19页 |
·系统需求 | 第18页 |
·测试需求 | 第18-19页 |
·输出需求 | 第19页 |
·GPIB总线技术 | 第19-21页 |
·GPIB总线器件的工作模式 | 第19-20页 |
·GPIB总线的功能特性 | 第20-21页 |
·GPIB总线的信号线 | 第21页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21-25页 |
·系统硬件选择 | 第22-24页 |
·系统硬件实现 | 第24-25页 |
第3章 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 | 第25-48页 |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第25-27页 |
·开发环境 | 第25页 |
·主要功能设计 | 第25-27页 |
·工控机与仪器的通信设计 | 第27-30页 |
·接口函数概述 | 第27-29页 |
·PCI—GPIB硬件驱动与函数库的安装使用 | 第29-30页 |
·仪器功能设计和测试系统概述 | 第30-33页 |
·仪器通信模块设计 | 第30-32页 |
·可编程仪器标准命令(SCPI) | 第32-33页 |
·测试系统的同步技术 | 第33-34页 |
·延时方法 | 第33-34页 |
·状态查询方法 | 第34页 |
·工控机和电台的通信协议 | 第34-38页 |
·电台串口通信协议(Slip协议) | 第34-37页 |
·串口通信实现方式 | 第37-38页 |
·电台收发实现方式 | 第38页 |
·测试数据处理 | 第38-40页 |
·数据表结构设计 | 第39页 |
·数据库的访问 | 第39-40页 |
·系统硬件实现 | 第40-42页 |
·射频通路实现 | 第42-45页 |
·关键技术 | 第45-46页 |
·控制测试接口 | 第45-46页 |
·电磁兼容性设计 | 第46页 |
·数据库技术 | 第46页 |
·研究过程遇到问题及解决情况 | 第46-48页 |
·测试通路差损 | 第46页 |
·谐波相关指标测试不准确 | 第46页 |
·测试过程中某一频段内灵敏度值偏低 | 第46-48页 |
第4章 系统实现与界面设计 | 第48-58页 |
·系统实现 | 第48-51页 |
·系统交互流程 | 第48-49页 |
·常规指标测试流程 | 第49-50页 |
·数字抗干扰指标测试流程 | 第50-51页 |
·界面设计 | 第51-58页 |
·设计原则 | 第51-52页 |
·主界面设计 | 第52-58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58-67页 |
·测试条件 | 第58页 |
·测试方案 | 第58页 |
·手动和自动测试比较 | 第58-59页 |
·统计分析图 | 第59-66页 |
·产品合格率对比 | 第61-62页 |
·指标极差对比分析 | 第62页 |
·指标方差和标准差对比分析 | 第62-63页 |
·指标平均值对比 | 第63-64页 |
·指标裕量对比 | 第64页 |
·偏差对比 | 第64-65页 |
·机器某指标对比 | 第65页 |
·某指标频点对比分析 | 第65-6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