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6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6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创新点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7-19页 |
| 2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内涵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7页 |
|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基本内涵 | 第19-21页 |
| ·特色农产品的含义与特征 | 第19页 |
|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含义与实质 | 第19-20页 |
|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 第20-21页 |
|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相关理论概述 | 第21-27页 |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1-23页 |
| ·纵向一体化理论 | 第23-24页 |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4-25页 |
| ·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 | 第25-27页 |
| 3 山东省特色农产品资源概况及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 第27-36页 |
| ·山东省特色农产品资源概况 | 第27-29页 |
| ·特色种植产品 | 第27-28页 |
| ·特色畜牧产品 | 第28页 |
| ·特色水产品 | 第28-29页 |
| ·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分析 | 第29-31页 |
| ·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多样 | 第29页 |
|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形成一定规模 | 第29页 |
| ·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 第29-30页 |
| ·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多 | 第30页 |
| ·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 第30页 |
| ·科技优势 | 第30-31页 |
| ·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 第31-33页 |
| ·龙头企业自身不能很好地满足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要求 | 第33-34页 |
| ·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起来 | 第34-36页 |
| 4 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 | 第36-49页 |
| ·国内已有模式比较与分析 | 第36-41页 |
| ·山东省内成功模式分析 | 第41-49页 |
| ·莱芜姜蒜产业化发展模式 | 第41-44页 |
| ·临沂平邑金银花产业化发展模式 | 第44-49页 |
| 5 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49-58页 |
| ·加强和改善政府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能力 | 第49-52页 |
| ·推进山东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合理区域布局 | 第49-50页 |
| ·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基础上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第50-51页 |
| ·积极引导实施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经营战略 | 第51-52页 |
| ·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深化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 | 第52-55页 |
| ·扶持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支撑 | 第52-53页 |
| ·提高品牌建设水平 | 第53-54页 |
| ·创新现代营销策略 | 第54-55页 |
| ·调动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 | 第55-58页 |
| ·努力提高农民素质 | 第55-56页 |
| ·通过发展各种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 第56页 |
| ·规范土地流转方式 | 第56-58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58页 |
| ·建议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