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主要缩略语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农杆菌介导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机理 | 第10-12页 |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 第12-15页 |
·农杆菌介导的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进展 | 第15-16页 |
·基因枪法介导的直接基因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基因枪转化法的基本原理及基因枪的基本类型 | 第16-17页 |
·基因枪介导转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基因枪介导转化单子叶植物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新型禾草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新型禾草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 | 第21-22页 |
·二穗短柄草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组大小和分类地位 | 第22页 |
·二穗短柄草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转基因植物的筛选和鉴定 | 第23-26页 |
·报告基因 | 第23-25页 |
·选择标记基因 | 第25页 |
·转基因植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25-26页 |
·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2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8-38页 |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植物材料 | 第28页 |
·培养基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8页 |
·二穗短柄草成熟胚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9页 |
·农杆菌法对二穗短柄草进行bar基因的遗传转化 | 第29-31页 |
·基因枪轰击法转化二穗短柄草 | 第31-34页 |
·gus基因表达检测 | 第34页 |
·转化植株的PCR鉴定 | 第34-36页 |
·T1代的BASTA检测 | 第36-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6页 |
·二穗短柄草成熟胚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8-40页 |
·2,4-D浓度和CuSO_4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38页 |
·愈伤组织年龄对愈伤组织分化再生的影响 | 第38-40页 |
·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二穗短柄草的研究 | 第40-42页 |
·基因型和质粒对基因枪法转化二穗短柄草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二穗短柄草的研究 | 第41-42页 |
·抗性愈伤组织及转基因植株的筛选 | 第42-44页 |
·基因枪法转化抗性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的筛选 | 第43页 |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抗性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的筛选 | 第43-44页 |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44-46页 |
·gus基因表达 | 第44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44-45页 |
·T_1代的抗性分离 | 第45-46页 |
4 讨论 | 第46-50页 |
·二穗短柄草成熟胚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46-47页 |
·基因枪法介导不同质粒转化二穗短柄草 | 第47-48页 |
·农杆菌介导转化二穗短柄草条件优化 | 第48-49页 |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第49-50页 |
5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8页 |
附图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