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幼教人员论文

“非专业背景”的幼儿园教师职初培训研究--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个案

论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绪论第11-19页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11-15页
 二、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第15-19页
  (一) 概念界定第15页
  (二)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5-16页
  (三) 研究方法第16-17页
  (四) 研究思路第17页
  (五) 研究意义第17-19页
第一章 关于幼儿园教师职初培训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9-31页
 一、国外关于幼儿园教师职初培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第19-24页
  (一) 国外关于幼儿园教师职初培训的理论研究第19-20页
  (二) 国外幼儿园教师职初培训的实践做法介绍第20-24页
 二、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初培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第24-31页
  (一) 我国关于幼儿园教师职初培训的理论研究第24-26页
  (二) 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初培训的实践研究第26-28页
  (三) 我国关于幼儿园教师职初培训的现状与问题的研究第28-31页
第二章 青浦区“非专业背景”的幼儿园教师职初培训现状调查第31-36页
 一、艰辛的“闯三关”之路第31-32页
 二、漫长的“学六艺”旅程第32-36页
  (一) 幼儿园教师职初培训设计现状第33-34页
  (二) “非专业背景”幼儿园教师的岗位技能培训第34-36页
第三章 这并不是我想要的:“非专业背景”的幼儿园教师职初培训中的问题第36-49页
 一、矛盾的现实:低效与满意并存第36-42页
  (一) 敷衍心态下的满意度“虚高”:矛盾中的幼儿园职初教师第36-40页
  (二) “眼界决定境界”:另一个视角中的“非专业背景”的幼儿园职初教师第40-41页
  (三) 矛盾的现实“循环往复”地出现第41-42页
 二、园长和“非专业背景”的幼儿园教师对职初培训内容的认同度不高第42-45页
  (一) “非专业背景”的幼儿园职初教师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第42-43页
  (二) “远水不能灭近火”——幼儿园园长眼中的“职初培训”第43-45页
 三、“非专业背景”的幼儿园教师期待更多元的职初培训方式第45-47页
  (一) 现有的培训方式重“课程实施”第46-47页
  (二) 现有的培训方式比较单一第47页
 四、结论:教师和幼儿园都是职初培训的被动接受者第47-49页
第四章 开始与过程中的失误:对职初培训中诸多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9-56页
 一、培训伊始的乱象已为职初培训的低效埋下隐患第49-52页
  (一) “闯三关”之后的乱象第49-50页
  (二) “闯三关”、“学六艺”的依据不清晰、不规范第50-51页
  (三) 培训前的调查缺失加重了培训的低效第51-52页
 二、职初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脱离了实际需求第52-54页
  (一) 培训体制影响了培训内容的制定第52-53页
  (二) 主客观因素影响了培训方式的选择第53-54页
 三、职初培训过程制造了矛盾的“非专业背景”的幼儿园教师第54-56页
  (一) 培训定位与标准不明第54-55页
  (二) 体制低效与缺乏监管第55-56页
第五章 走向何方:重建“非专业背景”的幼儿园教师职初培训体系第56-66页
 一、对“非专业背景”的幼儿园教师职初培训体系的重新定位与思考第56-61页
  (一) 教师培训的原点应当是人的教育智慧的培训第56-58页
  (二) 重新认识“非专业背景”的幼儿园职初教师第58-59页
  (三) 重视关键期中的关键期——幼儿园教师入职的第二年第59-61页
 二、引入“监管”体制,建立新型的职初教师培训组织模式第61-64页
  (一) 改变组织管理模式落后和无序是的弱点第61-63页
  (二) 从重建制度开始,构建职责明确的培训管理模式第63-64页
 三、完善整个职初培训体系还需主管部门的角色转型第64-66页
  (一) 主管部门进行角色转换能够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第64-65页
  (二) 对“非专业背景”的幼儿园教师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和考核办法第65-66页
反思与展望第66-67页
附录1第67-70页
 幼儿园园长、师训专管员访谈提纲第67-68页
 区进修学院幼教教研员访谈提纲第68-69页
 非专业背景幼儿园职初教师访谈提纲第69-70页
附录2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视频会议的网络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优化中预学生语文学习思维过程的问题式学习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