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实质性标准的法律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0. 导论第12-20页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2-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文献综述第15-19页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第19-20页
1. 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实质性标准的法理分析第20-28页
   ·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实质性标准内涵的界定第20-22页
   ·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实质性标准的基础理论第22-25页
     ·竞争理论第22-24页
     ·实质性标准的理论之争第24-25页
   ·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5-26页
     ·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必要性第25页
     ·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可行性第25-26页
   ·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与国家经济安全审查的联系第26-28页
2. 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实质性标准现状与评析第28-42页
   ·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法律体系第28-29页
   ·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实质性标准第29-33页
     ·《反垄断法》规定的实质性减少竞争标准第29-32页
     ·《并购新规》规定的实质性减少竞争标准第32-33页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引发的思考第33-36页
     ·审查程序上的争议第34-35页
     ·实质性标准的争议第35-36页
   ·通用并购德尔福案引发的思考第36-37页
     ·重视竞争效果的实质性标准第36-37页
     ·控制“民族主义”的滥用第37页
   ·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实质性标准的不足第37-42页
     ·实质性审查参考因素不具体第37-38页
     ·界定相关市场的标准和程序缺失第38-39页
     ·排除和限制竞争的界定缺乏实施细则第39-40页
     ·豁免条件不统一,申报制度不规范第40-42页
3. 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实质性标准的演变第42-49页
   ·美国跨国并购实质性标准演变第42-45页
     ·“4企业集中度(CR4)”第42-43页
     ·“实质性减少竞争标准”第43-44页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第44-45页
   ·欧盟跨国并购实质性标准演变第45-47页
     ·“滥用市场支配性地位标准”第45页
     ·“市场支配性地位标准”第45-46页
     ·“严重妨碍有效竞争标准”第46-47页
   ·美欧实质性标准对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启示第47-49页
     ·美欧实质性标准的借鉴意义第47-48页
     ·小结与评论第48-49页
4. 完善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实质性标准的建议第49-58页
   ·完善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法律制度的对策第49-53页
     ·立法着眼点应由并购弊端转向并购效率第49-51页
     ·建立企业对跨国并购结果的预期制度第51-52页
     ·亟待完善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规定第52-53页
     ·逐步建立和完善并购后的监督制度第53页
   ·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实质性标准的完善第53-58页
     ·明确相关市场的认定方法和考量因素第53-55页
     ·量化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的标准第55-56页
     ·调整和细化经营者集中的豁免条件第56-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致谢第64-65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限责任公司瑕疵出资股东的民事责任
下一篇:政策性银行的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