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容性设备在线监测的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 ·国内状态检修的发展现状 | 第15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 第2章 高压容性设备在线监测的方法研究 | 第17-33页 |
| ·高压容性设备绝缘监测系统监测的主要物理量 | 第17-18页 |
| ·介质损耗及电容值的监测方法 | 第18-23页 |
| ·模拟分析测量法 | 第18-21页 |
| ·数字分析测量法 | 第21-23页 |
| ·影响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结果的主要因素 | 第23-25页 |
| ·相间干扰 | 第23-24页 |
| ·系统谐波 | 第24页 |
| ·电网频率波动 | 第24页 |
| ·电流互感器的角差 | 第24页 |
| ·高压电压互感器的误差 | 第24-25页 |
| ·设备所处环境中电磁场的干扰 | 第25页 |
| ·容性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算法研究 | 第25-32页 |
| ·电网频率的测量算法的设计 | 第25-28页 |
| ·基于全相位傅里叶变换的正弦信号相位值算法的设计 | 第28-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高压容性设备在线监测的结构及通信方案设计 | 第33-44页 |
| ·容性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33-34页 |
| ·监测系统各层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 第33-34页 |
| ·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34页 |
| ·过程层与间隔层通信设计 | 第34-41页 |
| ·过程层与间隔层通信特点 | 第35页 |
| ·间隔层与过程层之间的通信方案选择 | 第35页 |
| ·无线通信方案的选择 | 第35-36页 |
| ·射频收发芯片 NRF24L01 简介 | 第36-37页 |
| ·2.4G 无线网络的组成和控制 | 第37页 |
| ·nRF24L01 的频段和通信地址分配 | 第37-38页 |
| ·无线传感网络通信协议设计 | 第38-40页 |
| ·通信差错处理机制 | 第40-41页 |
| ·间隔层与站控层通信设计 | 第41-43页 |
| ·RS-485 总线简介 | 第41-42页 |
| ·基于 RS-485 总线的 Modbus 通讯协议 | 第42-43页 |
| ·高压容性设备监测系统对时通信的设计 | 第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研制 | 第44-59页 |
| ·电流传感器的选择 | 第44-45页 |
| ·穿心式电流传感器基本原理和误差分析 | 第45-46页 |
| ·穿心式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因素 | 第46-48页 |
| ·二次侧匝数对互感器性能影响 | 第46-47页 |
| ·二次侧负载对互感器性能 | 第47页 |
| ·铁芯特性对传感器精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 ·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简介 | 第48-50页 |
| ·霍尔式零磁通电流互感器 | 第48-49页 |
| ·电流补偿型电流传感器 | 第49-50页 |
| ·双极型零磁通电流互感器 | 第50页 |
| ·改进型双极型零磁通互感器的设计 | 第50-56页 |
| ·双极型零磁通互感器的电容补偿 | 第51-52页 |
| ·补偿电路的设计 | 第52-53页 |
| ·补偿电路的设计 | 第53-54页 |
| ·零磁通电流互感器输出电流测量电路 | 第54-55页 |
| ·铁心材料选择 | 第55页 |
| ·改进双极型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的测试 | 第55-56页 |
| ·零磁通电压互感器的设计 | 第56-58页 |
| ·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分析 | 第56-57页 |
| ·零磁通电压互感器的设计 | 第57-58页 |
| ·磁通电压互感器的误差测试 | 第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高压容性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59-71页 |
| ·过程层检测单元电路的基本构成 | 第59页 |
| ·低通滤波器的选型和应用 | 第59-62页 |
| ·滤波器的选择 | 第61页 |
| ·MAX292 和 MAX291 简介 | 第61-62页 |
| ·有效值测量电路设计 | 第62-63页 |
| ·有效值测量的方法 | 第62-63页 |
| ·有效值/直流转换芯片 AD736 简介和应用 | 第63页 |
| ·采样电路的设计 | 第63-65页 |
| ·A/D 转换芯片的性能要求 | 第63-64页 |
| ·AD7606 的应用 | 第64-65页 |
| ·温湿度传感器的选型 | 第65-66页 |
| ·单片型智能传感器 SHT75 简介 | 第65-66页 |
| ·SHT75 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补偿 | 第66页 |
| ·微控制器的选择 | 第66-67页 |
| ·地址设置电路 | 第67-68页 |
| ·SD 卡存储电路的设计 | 第68页 |
| ·射频通信电路的设计 | 第68-69页 |
| ·间隔层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 第69-70页 |
| ·RS-485 总线控制器的选择和应用 | 第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6章 容性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71-79页 |
| ·过程层检测单元软件设计 | 第71-75页 |
| ·主程序设计 | 第71-72页 |
| ·数据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第72-73页 |
| ·数据处理子程序 | 第73-74页 |
| ·通讯模块软件设计 | 第74-75页 |
| ·间隔层控制单元软件设计 | 第75-77页 |
| ·命令发送子函数设计 | 第76页 |
| ·数据接收处理子函数 | 第76页 |
| ·B 码对时子函数 | 第76-77页 |
| ·站控层调试软件设计 | 第77-78页 |
| ·站控层调试软件简介 | 第77-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7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9-83页 |
| ·建立模拟容性设备调试平台 | 第79-80页 |
| ·实验数据波形和结果 | 第80-82页 |
| ·无线射频通信试验 | 第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 一、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83-84页 |
| 二、目前存在问题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