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本文创新之点 | 第12-14页 |
1 思想启蒙的不朽功勋 | 第14-22页 |
·早期激进的革命活动 | 第14-17页 |
·从改良主义者到民主主义者的转变 | 第14-15页 |
·从民主主义宣传家到行动者 | 第15-16页 |
·主办《安徽俗话报》开创思想启蒙先河 | 第16-17页 |
·主编《新青年》名扬全国 | 第17-19页 |
·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旗手 | 第17页 |
·《新青年》主旨的变化过程即是陈独秀思想的演进过程 | 第17-18页 |
·《新青年》培育了一代革命家 | 第18-19页 |
·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 | 第19-22页 |
·以《每周评论》为阵地指导五四运动 | 第19-21页 |
·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 | 第21-22页 |
2 缔造崭新政党的杰出贡献 | 第22-31页 |
·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 第22-25页 |
·开展工人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 第22-23页 |
·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创办《共产党》月刊 | 第23-24页 |
·同反马克思主义者展开论战 | 第24-25页 |
·创建党的组织 | 第25-28页 |
·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 第25-26页 |
·指导各地建立共产党组织 | 第26-27页 |
·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 | 第27-28页 |
·确定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原则 | 第28-31页 |
·提出党的纲领与指导思想 | 第28-29页 |
·确立党的性质与组织原则 | 第29页 |
·制定了党的基本政策与策略 | 第29-31页 |
3 大革命洪流中的历史功绩 | 第31-41页 |
·积极推动并促进国共合作的实现 | 第31-33页 |
·努力为国共合作献计献策,统一全党思想认识 | 第31-32页 |
·接受共产国际提议,积极促成国共合作 | 第32-33页 |
·坚决捍卫中国共产党的独立性 | 第33-35页 |
·对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问题上的错误予以回击 | 第33-34页 |
·抵制国民党的容共政策 | 第34-35页 |
·指导工农群众运动 | 第35-38页 |
·领导工人运动,参与武装起义 | 第36-37页 |
·积极推动农民运动的开展 | 第37-38页 |
·努力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理论 | 第38-41页 |
·对中国革命性质及前途问题上的正确认识 | 第38-39页 |
·对革命力量构成的基本判断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