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引言 | 第11页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简单介绍 | 第11-15页 |
·荧光发射原理 | 第11-12页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共振能量转移的计算 | 第13页 |
·共振能量转移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氟硼吡咯(BODIPY)的简单介绍 | 第15-16页 |
·BODIPY 的合成 | 第15-16页 |
·罗丹明的简单介绍 | 第16-17页 |
·罗丹明的合成 | 第17页 |
·香豆素的简单介绍 | 第17-19页 |
·香豆素的合成方法 | 第18-19页 |
·卟啉 | 第19-20页 |
·卟啉的合成方法 | 第19-20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氟硼吡咯-罗丹明能量传递体系的合成及光谱研究 | 第22-41页 |
·引言 | 第22页 |
·探针分子的设计思路 | 第22-23页 |
·合成路线 | 第23-24页 |
·原料和仪器 | 第24-25页 |
·目标探针及相关产物的合成 | 第25-29页 |
·化合物1 的合成 | 第25页 |
·化合物2 的合成 | 第25-26页 |
·化合物3 的和合成 | 第26-27页 |
·化合物Ratio-Au 的合成 | 第27-28页 |
·化合物5 的合成 | 第28页 |
·化合物6 的合成 | 第28-29页 |
·化合物7 的合成 | 第29页 |
·探针分子的光谱性质研究 | 第29-30页 |
·测试溶液的配制 | 第29页 |
·水样中金离子的检测 | 第29-30页 |
·眼霜精华液中金纳米的检测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40页 |
·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体的合成 | 第30页 |
·滴定实验 | 第30-33页 |
·时间曲线 | 第33页 |
·选择性与竞争性实验 | 第33-35页 |
·可逆性实验 | 第35页 |
·产物的结构确定 | 第35-38页 |
·初步分析应用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香豆素-卟啉能量传递体系的合成及光谱研究 | 第41-62页 |
·引言 | 第41页 |
·荧光探针的设计思路 | 第41-42页 |
·合成路线 | 第42-46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46-47页 |
·仪器 | 第46页 |
·试剂 | 第46-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7-54页 |
·N-(2-氨基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的合成 | 第47页 |
·2-[二(2-吡啶甲基)氨基]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的合成 | 第47页 |
·N,N-二(2-吡啶甲基)乙二胺的合成 | 第47-48页 |
·7-乙酸酯基-3-(4-甲基)苯基香豆素的合成 | 第48页 |
·7-正丁氧基-3-(4-甲基)苯基香豆素的合成 | 第48-49页 |
·7-正丁氧基-3-(4-甲酰基) 苯基香豆素的合成 | 第49-50页 |
·化合物3 的合成 | 第50页 |
·化合物4 的合成 | 第50-51页 |
·化合物5 与化合物A 的合成 | 第51-52页 |
·化合物7 与探针分子 C 的合成 | 第52-54页 |
·探针分子的光谱性质研究 | 第54页 |
·测试溶液的配制 | 第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1页 |
·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体的设计与合成 | 第54-55页 |
·不同水的比例对化合物C 的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滴定实验 | 第56-58页 |
·化合物C 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研究 | 第58-59页 |
·络合物中探针C 与金属离子化学计量比的研究 | 第59-60页 |
·控制实验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73页 |
附录 B 合成化合物一览图 | 第73-75页 |
附录C 部分化合物的谱图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