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损伤力学理论的泥页岩井壁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泥页岩井壁稳定性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泥页岩井壁稳定性问题的研究 | 第10-13页 |
·井壁稳定性弹性力学分析 | 第10-11页 |
·井壁稳定性弹-塑性分析 | 第11页 |
·井壁稳定性力学与化学稱合分析 | 第11-12页 |
·井壁稳定性损伤力学分析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技术思路 | 第14页 |
·技术创新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泥页岩组构特征和物理特性 | 第15-20页 |
·泥页岩的成岩 | 第15-16页 |
·泥页岩粘土矿物结构特征 | 第16-17页 |
·常见粘土矿物结构特点 | 第16页 |
·高岭石 | 第16页 |
·蒙脱石、伊利石 | 第16-17页 |
·绿泥石 | 第17页 |
·粘土矿物水化作用 | 第17-20页 |
·粘土水化膨胀机理 | 第18-19页 |
·粘土水化分散机理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岩石损伤力学理论 | 第20-35页 |
·损伤力学机理 | 第20-21页 |
·损伤变量 | 第21-26页 |
·面积定义损伤变量 | 第22-23页 |
·弹性模量定义损伤变量 | 第23页 |
·多轴应力下损伤变量 | 第23-24页 |
·有效应力张量 | 第24-26页 |
·损伤本构模型 | 第26-32页 |
·Mazars损伤模型 | 第26-28页 |
·Loland损伤模型 | 第28-29页 |
·Sidoroff各向异性损伤模型 | 第29-30页 |
·损伤模型优选 | 第30-32页 |
·损伤演化方程 | 第32-35页 |
第四章 泥页岩井壁损伤机理研究 | 第35-57页 |
·泥页岩水化扩散模型 | 第35-39页 |
·泥页岩扩散系数 | 第36-37页 |
·模型验证及求解 | 第37-39页 |
·泥页岩岩石力学强度软化研究 | 第39-45页 |
·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 第40-42页 |
·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 第42页 |
·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 第42-44页 |
·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泥页岩遇水损伤力学分析 | 第45-51页 |
·泥页岩遇水后的强度和变形特性 | 第45-46页 |
·泥页岩遇水损伤变量确定 | 第46-47页 |
·泥页岩遇水损伤演化方程研究 | 第47-49页 |
·泥页岩损伤变量下的力学强度演化规律 | 第49-51页 |
·泥页岩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 第51-57页 |
·泥页岩井壁水化损伤应力平衡方程 | 第52-54页 |
·泥页岩井壁水化损伤对力学性质的影响 | 第54-57页 |
第五章 泥页岩井壁损伤失稳强度准则 | 第57-70页 |
·泥页岩井壁受力状态分析 | 第57-66页 |
·垂直井的井壁应力分析 | 第57-61页 |
·定向井的井壁应力分布 | 第61-64页 |
·井壁水化膨胀应力 | 第64-65页 |
·井壁总应力 | 第65页 |
·井壁主应力 | 第65-66页 |
·泥页岩损伤强度破坏准则 | 第66-67页 |
·剪切破坏准则 | 第66-67页 |
·拉伸破坏准则 | 第67页 |
·井壁坊塌压力计算模式 | 第67-69页 |
·井壁破裂压力计算模式 | 第69-70页 |
第六章 应用实例分析 | 第70-73页 |
·井壁含水率分布规律 | 第70-71页 |
·井壁损伤变量变化规律 | 第71页 |
·井壁应力场分布规律 | 第71-72页 |
·井壁水化损伤坊塌压力变化规律 | 第72-7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
详细摘要 | 第80-92页 |